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李迎生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也是“工作压力猝死现象”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当事人方面来看,针对当事人的医疗保障制度本身就存在严重缺陷,重治疗,轻预防,是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有些单位名义上有定期(比如一年或两年)体检,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疾病的作用,但由于时间安排不当,或宣传不到位,真正参加体检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年富力强者由于工作缠身,定期参加体检的就更少。而恰恰是这样一些人是猝死的高发人群。再就是,例行的体检重视查显在的疾病,而对潜在的疾病检查力度明显不足。
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还表现在针对当事人的家庭、亲属方面。针对家庭成员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的保障存在不足,都会加大当事人的压力,特别是当当事人是一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时。不少当事人有亲属在农村,他们没有社会保障,这对当事人的压力就更大。
一位公司管理者告诉记者,“工作当然辛苦,但怎么能不工作,一家老小都等着我养活呀。”
针对这些情况,李迎生教授认为,避免“工作压力猝死”的发生,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社会保障制度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一,改变社会保障制度重事后补救、轻事前预防的导向,医疗保障应做到补救性治疗与积极的保健预防相结合,在工作压力较大的行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定期体检制度,并使这项制度向年富力强者倾斜。
第二,建立与完善针对高压力人群的带薪休假制度(按贡献大小给予不同的期限),使他们比较疲惫的身心得到及时的调节。
第三,完善针对全体公民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
第四,仿照发达国家经验,在工作场所建立专业社会工作制度(专业社会工作制度起源于西方,是指运用专业的服务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社会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提供具体层面的福利服务工作,不仅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而更为强调后者),专职负责员工的工作压力舒解、人际关系调节等方面的工作。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自爱的人,跑步,打球,定期医检;面对不太幸福的世界,我要做资本链条中有力的一环。”一个网友改变海子的诗,这样抒发心迹。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