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女士,该病可产生于任何年龄层,以三十到五十岁最为常见,本病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育龄妇女为发病高峰人群,男女之比为1:3~4。因此提示性激素可能对发病有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促进抗体生成,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免疫异常。
硬皮病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并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病,可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类。前者指病变局限于皮肤,后者指皮肤硬化兼有内脏病变,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情缓慢进展,故又称之为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50岁为发病高峰,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4倍。硬皮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为疲倦乏力,体重减轻,面部或双手浮肿,伴关节酸痛,少数病人可有低热,继之皮肤增厚硬如皮革,呈蜡样光泽,后期皮肤萎缩,皮纹消失,干燥,光滑而细薄,毛发脱落,常有色素沉着,间有白斑,也可见有毛细血管扩张。
口周皮肤紧缩以至张口困难,面容呆板,皮损逐步蔓延至臂、颈、胸、腹、背部等,指端甚至出现坏死性溃疡。系统性硬皮病不但皮肤受损,还可波及内脏器官,严重的心、肾、肺等重要器官受损者可危及生命。
局限性硬皮病虽不波及内脏,但皮肤局部硬化可多处发生,甚至导致肢体的功能障碍与畸形。因此,无论是局限性还是系统性硬皮病,都应该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硬皮病,又称系统性硬化症,是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纤维化、硬化及萎缩为特点的结缔组织病,其主要特点为皮肤、滑膜、骨骼肌、血管和食道出现纤维化或硬化。有些内脏器官,如肺、心脏、肾脏和大小动脉也可有类似的病变。
本病的严重程度不等,轻者只有手指和脸部皮肤受累(局限型),早期表现为面部、手和(或)足肿胀,皮肤发紧,不能提起,状如腊肠,又称腊肠样指,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和皱折消失,晚期皮肤变硬萎缩,面部皮肤菲薄,表情呆板,鼻子变尖,耳轮变薄,张口受限,像个面具—样。大多数病人常以雷诺现象为本病最先出现的症状,有些病人在雷诺现象10余年后才有皮肤改变。1/3的病人可有关节痛和关节发僵,少数有肯定的关节炎。另外有些病人表现为严重的肌肉乏力,与肌炎不易鉴别。
部分病人病情逐渐进展,往往经过很长时间,有人长达数十年,才出现特殊内脏受累的临床表现。严重的硬皮病病人可有广泛的皮肤改变,累及胸腹部和背部(弥漫型),有些病人形容“自己的肚子像块石板”。
弥漫型硬皮病病人可有内脏受累,部分病人发现患病时已有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受累,病情进展凶险,甚至危及生命。硬皮病的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世界各地都有硬皮病的病例报告,但各地发病率均不高。在美国每百万人中每年有4~12人发病,估计现有5~10万硬皮病病人。我国尚无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生育年龄的妇女发病最为多见,儿童、老人也可发病。有报道矿工和接触硅的工人得硬皮病的病人较多。
我国瑶医认为,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会患上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人为什么会得病呢?哪些因素会引起疾病?发病后人体机能会出现哪些病理变化?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古今中外各种医学的普遍着眼点,瑶族医药也不例外。瑶族医药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瑶民族的繁衍而发展的。瑶族生活在五岭以南,逶迤延展于岭西,南濒海滨,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具有本民族独特理论的瑶医药。
瑶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体内的脏腑、筋脉、骨肉等器官、组织,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这些生理功能是在人体整体统一协调下完成的。不同器官、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维系。但人类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常常引起人体的生理变化或病理改变。
人体内部是一个统一的内环境,人体与外环境(自然界)之间又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内环境在外环境的影响下处于不断的产生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即人体处于健康状态。如果这种动态平衡因为某种因素遭到破坏,而机体又不能很快地自行调节恢复平衡,体内就会形成病理改变,导致疾病的发生。
破坏人体盈亏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瑶族人民通过长期、大量的医疗实践,对致病因素进行深刻的分析,认为致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来自于自然界的气象因素,如寒、热、风、湿等气象的异常;有传染因素,如瘴气、疫毒、蛊毒等;有心理因素,如精神刺激等;有生活因素,如饮食、劳倦以及房劳等;有物理外伤因素,如跌打损伤、烧伤、烫伤、金刃伤及虫兽伤等,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往往相互作用,某一病理阶段的结果,又成为另一病理阶段的原因,如痧、痨、痰、毒、瘀等,反过来作用于机体而成为继发病因。
那什么又是病理呢?简言之,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转归的机理就是病理。每一种病,都有自身特有的病理。即使是同一种病,由于病人体质不同,其病理也有差异。因此,可以说疾病的病理复杂多变,但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疾病,都必然由最基本的病理错综复杂地组合而成。掌握了这些基本病理,也就掌握了研究疾病的最根本的途径。
疾病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疾病区别于他病,就是因为其具有与他病不同的、特异的症状、征象。一种疾病包含有多种症状,而同一症状又可表现于不同的疾病当中。一般来说,疾病的概念要大于症状的概念,但需要指出的是,瑶医认为症的概念所涵盖的范围要大于病的概念,这是瑶医认识病症关系的独特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