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导医网中部资讯 >> 瑶医科 >> 正文

胆管癌术后


日期: 2010 - 11 - 08   作者:   来源:   责编:   阅读次数: 1227
本文摘要: 胆管癌的治疗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将手术、化疗、放疗、免疫疗法与中医等科学整合,坚持尽最大可能消除癌肿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患者身体机能的损害。

  一、胆管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 腹腔出血

  术后24h内出血可能为术中结扎不牢所致的吻合口出血;术后3~10d出血可能是由于术前黄疸较深、凝血机制障碍、创面广泛渗血或胰瘘、胆瘘等消化液腐蚀创面而致血管糜烂出血。因此,术后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上消化道出血

  1 应激性溃疡出血 由于手术创伤、失血、全麻作用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加上胆盐破坏胃黏膜屏障,直接或间接导致胃黏膜屏障防御能力降低,发生胃黏膜糜烂、溃疡及出血。护理上监测血压、脉搏、胃内容物的颜色、性质和量以及血色素的变化,密切观察出血量,记录呕吐物和大便的颜色、性状、量。一般24h内可引出150~380ml淡红色或草绿色胃液,一旦发现为新鲜血性液体量不断增多,应考虑为活动性出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 胆道出血或胆肠吻合口出血 如胆道支架管引出血性胆汁,表明则有胆道出血或胆肠吻合口出血可能,可先采用生长抑素、止血药、输血等治疗,如不能控制,则应该果断剖腹探查止血。术后死亡患者中也有因术后胆道出血合并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3 肺部感染 术后持续性高热、咳嗽、咳痰提示有肺部感染存在,听诊肺部有湿性哕音或者经X线片证实,本组术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4例。给予半卧位,雾化吸入2~3次/d,每2 h协助患者翻身后予肺部叩打促使痰液排出。鼓励其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病情许可时协助病人下床活动。按医嘱准确使用抗生素。

  4 胆漏 胆漏常见的原因为肝断面胆管漏、胆肠吻合口漏等。术后注意观察腹腔引流液颜色、量、性质,腹部体征及体温变化。一般腹腔引流液根据手术的不同而引流出淡红色或淡黄色渗液,如出现棕黄色或黄绿色的胆汁样液体,应考虑发生胆漏,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治疗胆漏的最好方法为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只要近端胆管无梗阻,胆汁引流通畅,绝大多数胆漏经引流后均能愈合,对长时问引流胆瘘不能愈合者,可考虑手术。

  5 肝功能衰竭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因术前黄疸造成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等,故手术后容易出现肝功能不全进而肝功能衰竭,是患者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慎用有损肝功能的药物,积极保肝治疗,并给予富含支链氨基酸及脂肪乳的营养支持。如出现意识障碍,应考虑的肝性脑病可能,急查血氨明确诊断。如出现肝昏迷,除加强护肝、口服肠道抗生素、谷氨酸钠以及生理盐水100ml灌肠外,对于躁动的患者给予上床栏、约束四肢,专人床边看护。值得提出的还有护士要注意个人职业防护,如给患者静脉穿刺时避免因患者躁动而致针刺伤或因患者产生幻觉而被其咬伤、抓伤。

  6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是肝门部胆管癌附加肝切除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其发生率为6.0%~ 47.1%。术后血压稳定后给予半坐卧位;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及雾化吸入等;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有无气促、胸闷及体温波动,观察腹腔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对于附加肝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困难,应考虑有无胸腔积液。确认为胸腔积液后,对积液量少,不影响呼吸的患者,不作常规胸腔穿刺;对于积液较多的患者,需留置引流管或反复多次穿刺抽液,穿刺部位敷料予定时更换。留置引流管的患者,需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密闭,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

  7 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术中切口污染、术后并发胆汁瘘或腹膜炎,均可引起继发切口感染。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尤其是附加肝切除)后,由于低蛋白血症致腹水、腹胀,或因剧烈咳嗽等,切口张力的增加,易致切口裂开。该手术切口较大,一旦发生感染可影响切口愈合也可促使切口裂开。护理上重视对切口敷料的观察,敷料渗湿后及时更换。营养状况差的病人用腹带包扎,并延长拆线时间。术后早期从静脉补充营养,如患者血浆蛋白较低,遵医补充蛋白和新鲜血浆,给予减张缝合,促进伤口愈合。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和性质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发现出血、胆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8 腹腔感染 腹腔感染的发生多与腹腔引流不畅、胆漏合并感染有关,术后尽早协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或坐位,充分的肝下引流防止渗血、渗液的积聚,合理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防止腹腔感染的发生。如果患者出现高热不退,腹痛、腹肌紧张,腹腔引流管引流液混浊或呈脓性,同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或伴有呃逆,应怀疑有腹腔感染的可能。应行B超检查及时作出诊断。

  二、胆管癌术后治疗:

  临床跟踪观察发现,胆管癌术后仍有必要进行综合治疗,因为胆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病例并不在少数,胆管癌手术切除后并不等于治愈,还得防止胆管癌的复发与转移。术后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放化疗与中医药治疗。

  1 胆管癌早期术后治疗:因为胆管癌肿较小,完全切除的几率大,所以一般都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再合并中医药治疗,以加快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防止复发,且效果显著。

  2 胆管癌中晚期的术后治疗:胆管癌癌肿范围较大,严重的甚至已经发生转移,所以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放疗和化疗都可以杀灭手术未除尽的癌细胞,以及防止术后胆管癌细胞复发,但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放疗并不能特异性只杀灭胆管癌细胞,对正常细胞亦有较大的损害,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所以目前临床上采用折中的治疗方法--中医药配合放化疗,中医药既能加强放化疗的效果还能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加快胆管癌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的抗病能力。

  总的来说不管胆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后状况怎样,身体机能怎样,胆管癌早、中、晚任一时期的术后治疗,中医治疗都起了主要作用,其中中医治疗胆管癌又以中医药物见长,中药可以弥补胆管癌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通过扶正祛邪、益气、养血、调和脾胃,使病人体质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胆管癌患者术后进行放化疗治疗的,放化疗对胆管癌术后患者身心上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中医药用到胆管癌术后患者的放化疗过程中,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即增效减毒的效果。胆管癌术后治疗的常用的中医药有徳坤瑶医研制的瑶宝系列,可以抗癌消瘤,缩小肿瘤,还能改善病人的饮食,体力以及疼痛等,使病人长期无痛生存。

  三、胆管癌术后饮食

  ①病人胆囊被切除,胆总管和空肠吻合,原来的正常胆道通路被改变,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②术后一般要放胆汁引流管把胆汁引到体外,胆汁在体内是帮助脂肪吸收和促进肠蠕动的,胆汁引流后要影响脂肪的吸收及胃肠蠕动功能。

  所以,胆管癌术后病人要注意饮食,多吃淀粉和高蛋白食物,少吃含脂肪多的食物。同时可以口服蜂蜜,多吃水果促进排便。另外每一餐的量不要太多,以食后舒服为度,可在两餐之间加一餐,应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

  四、胆管癌术后生存期:

  胆管癌术后生存期关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归结起来在于医患双方。首先,延长胆管癌的生存期有赖于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胆管癌的治疗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将手术、化疗、放疗、免疫疗法与中医等科学整合,坚持尽最大可能消除癌肿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患者身体机能的损害。

  我院瑶医理论认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是正气不足,气血虚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因而出现气滞、血瘀、湿聚、火毒、痰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形成肿瘤。临床实践也充分证明了瑶药的扶正抗癌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等,对于某些肿瘤可能会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的作用。因此扶正抗癌是瑶医预防、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

  另一方面,因患者身体机能而异,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反之患者很有可能死于全身功能衰退引起的诸多副反应和并发症。免疫功能的改善,可通过正确的饮食疗法加以缓解,晚期胆管癌患者宜多吃具有抗胆道、胆管癌作用的食物:荞麦、薏米、豆腐渣、猴头菇等。还可适当服用中医药物、保健品等,增强免疫力。

  总的来说,胆管癌术后生存期是因人而异的。选择一个正确的治疗方法,保证一个乐观的心态,良好的身体机能,积极配合治疗,做到长期带瘤生存不无可能。


相关信息:( 胆管癌 胆管癌手术治疗
 ·  胆管癌肝转移用什么药好
 ·  胆管癌预后
 ·  胆结石也会诱发胆管癌
 ·  常吃鱼生虾生当心吃出胆管癌
上一条资讯: 胆结石也会诱发胆管癌
下一条资讯: 胆管癌预后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