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结石近几年发病率有所上升,并且胆管癌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那么胆结石与胆管癌到底有哪些联系呢?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病,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在欧洲为12%,在美国为13.3%-17.9%,在我国是5.6%。
根据目前的研究报告,有70%的胆管癌患者与胆结石存在有关,胆管结石到发生胆管癌可长达10,15年时间之久;胆管癌合并胆管结石是无结石的13.7倍,直径3厘米的结石发病是1厘米的10倍,说明胆管癌的发生是胆管结石长期的物理刺激加上粘膜的慢性炎症、感染细菌的产物中有致癌物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女性,胆结石反复发作致使胆道反复感染、出现炎症、黄疸等症状时容易诱发胆管癌。
由于胆内反复出现的炎症、结石、寄生虫等长期在胆内摩擦作用容易使得胆内细胞发生癌病。胆管癌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属治疗效果比较差的一种,所以预防最为关键。为此,他建议,40岁以上有胆结石长期反复发作病史,同时又常常伴有炎症、黄疸等症状时的中老年人一定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情是否有不良癌变倾向。
胆管癌的临床表现归纳起来有四大症状:黄疸、腹痛、皮肤瘙痒及其他相关症状。胆管癌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病人多因黄疸而就诊。黄疸是胆管癌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症状,约有90%,98%的胆管癌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黄染。
黄疸的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加深,且多属无痛性,少数病人黄疸呈波动性。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右上腹痛胀痛或不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常被视为胆管癌早期预警症状。
胆管癌的治疗目前主要提倡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内镜治疗、内镜引流基础上的放、化疗。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唯一能治愈胆管癌的方法,对发现较早、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都应争取手术切除。胆管癌的手术方法因肿瘤部位不同而各异。
对于发现较晚,无法行根治手术的患者,应以内镜微创治疗为主,主要解决胆道梗阻,减轻黄疸,延长病人生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与开腹手术胆道引流及经皮肝穿引流相比,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充分体现了微创的优越性。
随着内镜技术的提高和内镜医师经验的积累,内镜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疾病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对合并肝内、肝外转移患者,在行内镜下胆汁通畅引流的基础上,可考虑辅以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及根治性剂量外放射治疗,因其可使癌细胞变性、坏死、抑制其生长,对晚期胆管癌患者有一定的效果,可延长晚期胆管癌病人的生存期。
总之,胆管癌的治疗重在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早期手术切除,才是治愈胆管癌的最根本方法。因此,在发现皮肤黄疸、瘙痒、腹痛及不明原因的消瘦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占普通尸检的0.01%~0.46%,肿瘤病人尸检的2%,胆道手术的0.3%~1.8%。在欧美胆囊癌为胆管癌的1.5~5倍,日本的资料则胆管癌多于胆囊癌。男女之比约为1.5~3.0。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但也可见于年轻人。 所以青年人一定要学会预防胆管癌。那么该如何预防胆管癌呢?
1.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食辛辣,少食厚腻食品,不要饮烈性酒。
2.对于4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妇女,要定期进行B超检查,发现有胆囊炎、胆结石或息肉等,更应追踪检查,发现病情有变化应及早进行治疗。
3.积极治疗癌病变前,迟早社除可能引起癌变的诱因。
胆管癌的临床表现归纳起来有四大症状:黄疸、腹痛、皮肤瘙痒及其他相关症状。胆管癌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病人多因黄疸而就诊。黄疸是胆管癌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症状,约有90%,98%的胆管癌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巩膜黄染。
黄疸的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加深,且多属无痛性,少数病人黄疸呈波动性。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右上腹痛胀痛或不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常被视为胆管癌早期预警症状。
胆管癌的治疗目前主要提倡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内镜治疗、内镜引流基础上的放、化疗。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唯一能治愈胆管癌的方法,对发现较早、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都应争取手术切除。胆管癌的手术方法因肿瘤部位不同而各异。
对于发现较晚,无法行根治手术的患者,应以内镜微创治疗为主,主要解决胆道梗阻,减轻黄疸,延长病人生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与开腹手术胆道引流及经皮肝穿引流相比,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充分体现了微创的优越性。
随着内镜技术的提高和内镜医师经验的积累,内镜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疾病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对合并肝内、肝外转移患者,在行内镜下胆汁通畅引流的基础上,可考虑辅以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及根治性剂量外放射治疗,因其可使癌细胞变性、坏死、抑制其生长,对晚期胆管癌患者有一定的效果,可延长晚期胆管癌病人的生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