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部疯狂倒卖 过度医疗致死
例如,主治医生劝病人先劝去做B超,便从B超室获得了50元的“介绍费”
比起120急救的“倒卖”病人,各医院间外科、内科互相“倒卖”病人的情况就普遍多了。
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是,在医院内部,各科室为了争取病人,提升业绩,往往采取互相争夺病人的战术。比如,一位病人的病情需要尽快做手术,但B超室与主治病人的外科医生打了个招呼,主治医生便“配合”,将该病人先劝去做B超。在该病人去做B超的同时,主治医生当然也获得了50元的“介绍费”。在碰到几个科室都争抢一个病人的时候,就复杂了,各科室之间竞相报价,主治医生觉得某科室出价更高,自然也就将病人游说到那个科室。
科室之间将病人倒来倒去的情况太普遍了!这在医院已经是“不是秘密的秘密”,而患者对此却一无所知。这样做的直接后果便是,本应由外科决定的治疗方案,结果由内科决定,或者其它科室也参与其中,从而误导病人看病,造成过度医疗,也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
去年,一位患肝癌晚期的病人来我们医院看病。在来医院之前,他已在南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治疗过一段时期,接着又被这家医院的医生“介绍”去上海的一家医院。之后,再被上海医院的医生“介绍”到我们医院。在我看来,病人起码能再活一年。但转到我们医院时,病人家属就向医生表示,有什么好药尽管用,关键是延长家人生命。“哎呀,这个病人家里有钱!”放疗、化疗、介入、放射等几个科室知道后都有了想法,都要给他治病。结果,病人不间断地从手术室转到介入室,转到化疗室再转到放疗室,随后又到放射室。不到3个月,病人就被“折腾”死了——其实,我们作为医生都知道,病人的病情是有间歇期的,不间断地各种治疗,违背了病情的原有规律,过度治疗的结果,当然是病情恶化。
大医院“压床”病人倒给小医院
转手后,大医院的接诊医生一般会获得100元左右的介绍费
大小医院间,病人流动的最典型的是倒卖“压床”的病人。医生都知道,绝大多数需做手术的病人,在刚到医院的两周之内,属于治疗见效较快、花费较高的时段。等过了这一时段,病人就需要住院慢慢治疗、观察病情。这时,病人就属于医生常说的“压床”的病人。大医院床位紧张,而压床病人后期治疗费用也不高。这时,大医院的接诊医生就会将压床病人“倒卖”给其它“吃不饱”的医院,这些医院往往以中等专科医院或二级医院居多。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接诊医生一般会获得100元左右的介绍费。
这时,大医院的领导当然不同意,而且大医院院方对“倒卖”病人还是抓得比较严的,病人转院也有一些程序。但医生有对策啊,他会跟病人讲好,“你这病到某某医院治疗更好,在我们这花费高”之类的善意的劝说。这样,病人家属甚至很感激呢,就会自愿转院,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