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Brian R. Lindman医师和同事进行的一项包括20例患者的新试验显示,单次剂量西地那非可改善极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肺和全身血流动力学。他们认为,上述结果为研究给予高危患者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是否可改善他们的状况,使之足以进行手术和/或降低他们的风险,提供了理论基础。
Lindman医师在接受路透社健康新闻版采访时指出,直至最近,置换主动脉瓣的唯一方法一直都是心脏直视手术,在过去几年中研发的经导管技术置换瓣膜时,无论经过下肢的股动脉还是经过肋骨之间创伤都较少。
然而,他补充道,很多被转诊进行瓣膜置换(特别是进行较新、创伤较少的经导管操作)的患者都有晚期心力衰竭和多种合并症,既往医师认为这些患者无法接受手术或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升高。
正如他和他的同事在3月25日的《循环》杂志上[circulation.2012-03-25] 指出的那样,主动脉瓣狭窄会导致心室和血管重塑适应不良,进而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症状以及其他问题。虽然临床前研究提示PDE5抑制剂有助于解除这些患者的心脏负担,但有人担心这些药物会导致血管舒张和低血压。
在他们的初步研究中,上述研究者在20例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接受心导管检查期间给予他们单次40 mg或80 mg剂量的西地那非。60分钟后,患者显示全身血管阻力降低12%,肺血管阻力下降29%。平均肺动脉压下降25%,而肺动脉楔压平均降低17%。全身血管顺应性增加13%,肺血管顺应性增加45%,每搏量指数增加8%。平均全身动脉压降低11%,但没有症状性高血压病例。
Lindman医师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血管的硬度得到改善,并且血管阻力下降,即使我们不对瓣膜进行任何处理,血流亦可更轻易地流出心脏。他认为,如果给予患者这种药物数天或数周,可能有助于解除心脏负担,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力衰竭症状,并且使这些高危(或无法手术的)患者能更好地接受瓣膜置换这种最终治疗。
目前,Lindman医师和他的同事正在计划在其他研究中验证这种策略,并强调他们的数据只是这种潜在治疗策略的初步数据,不能在对照试验设计以外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