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高温,使申城几乎变成了“蒸笼”,也使得申城各级医院的门急诊病人数量急剧上升。据市卫生局近日对全市102所各级各类医院抽样统计,7月17日-19日,102所医疗机构3天的门急诊总量为64.69万人次,日均21.5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日均门急诊量上升19.07%。据最新统计,7月23日,102所医疗机构的门急诊总量高达25.59万人次。
据市卫生局对全市102所医院调查统计,23家三级医疗机构7月17日-19日3天的门急诊量为29.23万人次,占总量45.18%;47所二级医疗机构7月17日-19日3天的门急诊量为27万人次,占总量41.74%;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病人数量也大幅上扬,经对3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计,7月17日-19日3天,每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均接诊病人881人次。黄浦区半淞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虹口区广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所医疗机构日均门急诊量已突破1500人次。
【现晨】
等待时间最长需2小时
记者昨天走访本市部分医院发现,不少医院里“人满为患”。早上10点多,记者来到长宁同仁医院时,发现输液的人已经坐满了补液室,过道上甚至大厅里的椅子也坐满了病人。记者发现,除了老人、儿童等易生病的群体外,中青年病人也很多,占了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二。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老人,她说光排队拿药就等了半个多小时。而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大厅里同样挤满了前来看病的孩子和家长,空调开着的同时,几顶吊扇也派上了用常据医务人员介绍,昨天前来看病的人还不是最多,最多一天接待患儿达5000人次,病人等待时间最长可能需要2小时。
【措施】
开通夏季看病热线
挂号时间提前
针对这些情况,沪上各大医院也紧急支招。入夏以来,位于本市西北角的普陀区中心医院,门急诊就诊病人同比上升10.69%,其中,急诊病人同比上升8.10%。为了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把好急诊质量关,医院内科急诊每天配备两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高级专家在抢救室和急诊台面把关。而在华山医院,近日门急诊病人位居全市医疗机构第一位。为了确保病人及时就诊,医院增加皮肤科、普外科的医生数量;按病人增长的比例增加出诊医生的数量,减少病人等候时间;将门诊挂号处上下午均提早半小时挂号,早上挂号提前到7:00,下午提前到12:30。
网上咨询就医
此外,仁济医院也将于本月上旬开出就医网络,新华医院将特别开出夏季看病热线。在儿童医学中心网站上,“网上就医、咨询热线”论坛版块的类别和医院门诊设置一样,分成各个“科室”,每个版块都有1到2名版主,担任版主的医师年龄都在27岁到35岁之间,并且都是主治医师以上级别。除版主外,其他医生也会随时上网进行回复,解答家长的疑问。儿科医学专家表示,对于一些小儿夏季感冒、发热等常见病,只要护养方法正确,完全可以在家进行初期治疗。如果去医院等候、排队,来回奔波,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
“120”启动预案
记者还从上海“120”急救中心获悉,在出梅前,“120”急救电话接听量和出车量就已经不断攀升,入夏以来,日均出车量高达670次的天量。为确保急救一线的用车,“120”急救中心已紧急启动“战高温梯队”急救高峰预案,由党团员、科室人员组成的“加班战高温梯队”10辆救护车投入了日间抢救;而由各分站救护志愿者组成的10辆救护车“战高温第二梯队”也已进入了备战状态……
【建议】
避开高峰就近就诊
如果病人避开高峰时段就医的话,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市第十人民医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每天上午8点到11点是就医的高峰时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患者都希望第一时间得到治疗,也是医院门诊量最大的时候。因此,如果患者不需空腹抽血、不是紧急病的话,建议到下午就诊,此时人流量会减掉至少一半,到了晚上的夜门诊,下班赶来的患者又开始增多,据此患者可避开高峰时间就医。
市民就医也可选择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常见并多发病和经确诊的慢性病,可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瑞金医院门诊办主任吕安康透露,市民在就诊时可充分利用各种便利条件来减少排队时间,如提前预约、专病专看等,既节约医疗资源,又省却不少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