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支付中心  搜索  会员 地方分站
首页 | 预约挂号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资讯 | 基层医生 | 问吧 | 医院黄页 | 商城

首页 >> 健康视点 >> 头条 >> 正文 医搜:找医院找医生找问答
 

愿我们的身体都不长“石头”

日期:2006-10-19   网友评论条,查看所有评论>>
 
例如:



王琼医师


王长根医师

 
 
愿我们的身体都不长“石头”
“排石大王”王长根、“分娩排石法”唯一传人王琼谈“结石” 
文/晓马 
  本报上月报道了大医王长根和他的“分娩排石法”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许多结石病患者纷纷来电来信咨询,更有甚者来到报社要求帮忙挂王医生的号子,王医生诊所内的“结石陈列馆”一时也成了患者的观光之地。眼见为实,看见了真真切切的一粒粒通过“分娩排石法”排出的“结石”,大家由衷地感到:“排石大王”确实名不虚传,“分娩排石法”果真有奇效。
  眼下正是结石病的高发季节,为此我们特邀了王长根医生和他的唯一传人王琼医生,就结石病的一些情况给读者作一个详尽的解读,以便让我们能够健健康康生活,远离结石病。编者

  胆石病过去在中国并不被人所熟悉。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际上认为中国胆石病较少,但近20年来,这种病的发病率在我国,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增长很快,因此也成为一种人们熟知的多发病和市民新型富贵病。 

警惕逐年升高的发病率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做的两次调查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中国胆石病的发生不仅数量增多了,而且越来越呈年轻化。从目前来看,胆石病在中国城市中的发病情况已开始符合一些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
  随着80年代B超的广泛应用,胆石病的诊断也变得更加准确可靠。因此,在我国80年代做的胆石病普查中,由于发病率的明显升高,在当时还产生了一些疑问,因为不能确定是否是由于检查手段的改进而造成了这一结果。
  但通过20多年来的长期观察发现,胆石病发病率的升高不只在我国,而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上升趋势。
  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平均来说,成年人胆石病的发病率在7%或更高,而根据年龄段的不同,一般年龄越大则发病率也越高,在70岁、80岁年龄段中胆石病的发病率则高于50%。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这种疾病可能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胆石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胆结石形成的六大因素

  对于我国胆石病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王医生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也逐渐趋向西化,食物中的脂肪摄入量过高,容易形成胆结石。一般来说,六种情况容易形成结石:
  一、不良生活习惯。
  如爱静不爱动、肥胖症、妊娠后期的病人,因体力活动减少,腹壁松弛,内脏下垂,长期压迫胆管,使胆汁排泄不畅,胆囊肌张力减退,致胆汁逐渐淤积、浓缩、沉积而形成结石。据有关资料统计,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者,患胆结石的可能性比正常人增加5倍。
  二、胆囊的慢性炎症。
  胆囊黏膜因受浓缩的胆汁或返流的胰液刺激而发生炎症,其坏死脱落的黏膜和细菌、病毒等构成一个核心,促使胆固醇、胆红素沉积,久之形成结石。
  三、盲目节食减肥
  不食早餐,喜食甜食、高脂肪类食物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安妥明、雌激素等,均可导致胆汁成分改变。胆汁易浓缩,胆固醇呈饱和状态,相互沉积而形成结石。英国医学家研究发现,90%以上的胆结石患者都有吃甜食的习惯。另有报道大量节食和不食早餐者,四个月内有1/3的人患结石。
  四、某些物理因素影响。
  做胃手术易损伤支配胆囊运动的神经,使胆囊功能降低,胆汁淤积,久之形成结石。
  五、胆固醇的代谢失调。
  妊娠晚期或产后的妇女及高脂肪饮食或糖尿病患者,其血中胆固醇含量均增高,胆汁中胆固醇含量也增高。此时若胆汁淤积,胆盐减少,则极易形成结石。
  六、有不良卫生习惯,感染肠道寄生虫者。
  进入胆道或胆囊内的蛔虫其死亡后的虫体或虫卵皆可形成结石。日本学者对手术取出的胆红素钙结石进行分析,发现55%的结石是以蛔虫卵为核心的。我国胆结石的成分中虫卵占20%~84%不等,高发地区占70%以上。

3页 [1] [2] [3] 下一页 

作者: 来源: 责编:

[ ] [打印] [关闭窗口]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特别推荐   相关资讯  
中医中药特色治疗心脏病
专利藏药治牛皮癣 白癜风
专利藏药治类风湿关节炎
北京军区总医院与东亚医讯达成战略合作
军民共创健康和谐社区,健康快车到您家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产品与服务 | 合作伙伴 | 渠道发展 | 就业机会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8 中国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