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陕西心电联盟!
[登录]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联盟简介
名家风采
科室推荐
热点新闻
研究进展
科室协作论坛
政策法规
诊疗技术
经验分享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疼痛联盟
>>
首页
>>
疼痛动态
>> 正文
ICU病人的镇静和疼痛管理新进展
日期: 2012 - 05 - 15 14:55:53 作者: 来源: 爱爱医 责编: Sean 浏览次数:
栏目关注:
( )
核心提示:
虽然多种因素可影响机体的代谢应激反应,但疼痛仍是主要因素之一。ICU病人镇静不足及疼痛控制欠完善仍普遍存在。多篇报道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围手术期尤其是术后重症病人的镇静和镇痛都明显不够,远达不到有效的镇静和镇痛,从而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最终影响病人的整体预后。
虽然多种因素可影响机体的代谢应激反应,但疼痛仍是主要因素之一。ICU病人镇静不足及疼痛控制欠完善仍普遍存在。多篇报道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围手术期尤其是术后重症病人的镇静和镇痛都明显不够,远达不到有效的镇静和镇痛,从而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最终影响病人的整体预后。
一、疼痛及应激反应与全身炎症的关系
疼痛引起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一种多因素生理的及代谢的级联反应,最初表现为病人焦虑、躁动和兴奋,进而引起机体新陈代谢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循环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相应地副交感神经的活动降低,同时引起包括调节垂体激素交替改变的内分泌功能的广泛性变。
疼痛既可引起应激反应同时又受机体应激的影响。首先疼痛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和儿茶酚胺的释放,引起心动过速及心肌氧耗增加,加剧高代谢状态,降低免疫系统功能,影响伤口愈合等不良反应。另外疼痛还可导致睡眠障碍,加重躁动和瞻望。反过来,在应激反应过程中释放的化学介质和激素又直接刺激疼痛受体,加重疼痛。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创伤的一种积极的正面代偿反应。但以现代的观点来看,特别对于重症病人,这种观点受到质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来自最初的组织损伤可诱发适度的炎症反应,包括激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地松、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升高和相互间的作用;细胞因子(TNF-α、IL- 6、IL-8、IL-10等)及其他细胞内产物(蛋白酶、自由基, eicosanoids, acutephase反应物及生长因子等)的产生,来达到恢复体内平衡状态的目的。细胞因子在介导由最初的组织损伤所起动的生化和激素级联释放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循环中高水平的IL-1β、IL-6特别是 TNF-α可引起血流动力不稳定,并刺激应激激素的释放和其他过量细胞因子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造成细胞内皮和微循环损伤,毛细血管渗漏,加重组织缺氧,最初的全身炎症反应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二、重症病人的镇静与疼痛管理
有文献报道ICU中约有70%的病人存在焦虑,50%病人经历烦躁不安。除了手术切口或伤口的疼痛刺激以外、还有其他因素诸如不断的护理操作、监测设备的干扰、持续的声光、陌生的环境、长期的卧床等均可构成不良的刺激,引起焦虑和烦躁。病人的意识未被适当的控制则加重焦虑和烦躁。
镇痛欠完善或解除焦虑不够有很多原因,但最常见的原因是对疼痛和焦虑估计不足,或者将疼痛的治疗放在次要位置,而未优先考虑。而且由于危重病人身体状态差不能够表达疼痛,尤其是老年病人,由于身体的疲劳和虚弱不能适当的描述疼痛的情况,从而对病人疼痛的程度重视不够。除了麻醉医师外,其他专科医师又缺乏疼痛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由于已经形成的关于疼痛治疗的传统观念,担心用药后产生呼吸抑制、成瘾等并发症,限制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最后在选择和使用镇痛药治疗之前,由于未能恰当地评价疼痛和烦躁的程度以及缺乏适当的监测,最终导致镇痛治疗不够。
与镇痛治疗相似,同样的问题也存在ICU的镇静管理中。镇静不足可由于应激反应的增强而增加并发症,如儿茶酚胺升高引起
高血压
、心动过速和代谢增加,致命性躁动可导致呼吸治疗中的人机对抗,
心肌梗塞
及发展为创伤后应激反应综合症。而镇静药物用量过大则显着影响对神经功能的评价,并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及在 ICU中停留时间,增加医疗花费。因此,与镇痛治疗一样,ICU病人镇静管理也需要重新评价。
三、 正确应用评价工具达到理想的镇静和疼痛治疗
应用镇静治疗必须在给予完善镇痛后,否则,镇痛欠完善不仅容易导致过度镇静,而且会产生镇静过程中的躁动。
用于镇静的评分标准有Ramsay镇静评分,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评分)。镇静评分(从焦虑烦躁无镇静的0分到深度镇静无反应5分)的6分,评SA分SRamsay方法,在临床仍广泛应用。SAS评分:从深度镇静,不能唤醒(1分)到极度危险的躁动(7分),其等级分法要比Ramsay镇静评分更可*。镇痛评分有视觉模拟刻度尺 (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和数字比率刻度尺(numeric rating scale,FACES)评分等。这些评分标准对于正确评价疼痛和镇静程度,改善对镇痛或镇静药物用量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FACES等新的评价工具应用到临床实践仅2-3年的时间。在Rochester大学的烧伤治疗中心,同时应用Ramsay镇静评分和FACES疼痛评分标尺来调整镇痛药物和镇静药物的用量,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不仅使ICU病人的阿片药物和镇静药物总用量明显下降,而且伴随着病人的满意度提高,缩短了病人在ICU中的停留时间。
四、 每天有计划的中断镇静药物可改善治疗效果
在ICU中的许多病人,特别是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往往需要持续性应用镇静药物以治疗病人的焦虑和烦躁。尽管这种方法可以提供稳定的血药浓度,保证病人的舒适度,但持续用药可以延长机械通气时间,病人在ICU中的时间和住院天数。而且妨碍了对病人状态重要变化的观察。
对ICU中持续治疗的病人每日中断一定时间的阿片类药物和镇静药物,为医生提供一个评估病人疼痛和焦虑程度的机会,判断病人是否有并发症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生,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方案。Kress等将128例在ICU接受机械通气和镇静治疗的成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每天有一段时间停止用镇静药物,直至病人清醒能按指令行事;另一组按传统的模式,由ICU医师决定在最后时间完全停用镇静药物。两组病人根据临床情况在镇静开始1~5min之内接受负荷量咪唑安定0.5~5mg,然后以lmg/h咪唑安定持续用药或给按5μg/(kg.min)的异丙酚,根据需要可增加至10μg/(kg.min)以达到适当的镇静 水平,即Ramsay镇静评分3-4分。另外,所有病人同时接受吗啡2~10mg负荷量后持续注射1~5mg/h。观察结果发现无论采用何种药物,与传统镇静方法相比每天中断一定时间的镇静治疗模式可显着缩短机械通气时间(7.3d比4.9d)、在ICU的停留时间(9.9d比6.4d)。 和住院天数(16.9d比13.3d)。
采用上述新方案治疗,病人在ICU中清醒时间占85.5%,而对照组仅有9%。新方案治疗组的病人几乎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进行诊断性测试来评价神经功能状态的变化。按预先设定的方案定时中断镇静治疗的主要优点在于利用病人清醒的时间及对言语指令的反应可以提供镇静和镇痛质量的重要信息,如是否根据病人个体需要的差异来增减(调整)药物的用量,最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在ICU的停留时间,能较早的主动参与物理治疗等。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分享到:
公益活动
科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