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2 - 05 - 10 15:47:53 作者: 来源: 责编: Sean 浏览次数: |
疼痛病例报告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癌痛1例
马洪明 何明伟
宣武医院疼痛科
2011年1月宣武医院疼痛科收治癌性疼痛患者1例。患者朱x,男性,68岁,籍贯广东,2009年底诊断原发性前列腺低分化腺癌,于外院行全身化疗及局部放射治疗,初期稳定,近期评价病情进展。以“右下肢痛4个月” 2010-12-30入宣武医院疼痛科治疗。
入院诊断:原发性前列腺低分化腺癌 T4N2M1Ⅳ期、腹腔、盆腔淋巴结转移、盆腔转移、癌性疼痛(右下肢VAS 8-9分)。辅助检查: CT:右侧盆壁及髂肌旁占位性病变,考虑盆腔转移灶。MRI显示神经走行区高信号,提示神经水肿。疼痛部位:右下肢;疼痛性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向下肢远端及骶尾部放射,间断有爆发痛。
患者为癌性疼痛,痛苦难忍,明显影响食欲及睡眠,精神状态紧张、焦虑。入院当日即予以静脉止痛泵给药镇痛治疗,泵内药物为氯胺酮10支+沙菲8支+力月西3支+芬太尼6支 ,持续泵入。给药后VAS由9分减至3-4分,精神状态略有改善,仍入睡困难。2011-1-6行CT引导下盆腔125I粒子植入术 , 向右侧盆壁及髂肌旁占位性病灶内植入125I粒子200枚,单枚剂量0.7mci。术中顺利,粒子分部满意,术后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手术当日患者即自觉疼痛减轻。2011-1-9 停止痛泵,未应用止痛药物情况下VAS维持3分,2011-1-11VAS减至 2分,患者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睡眠良好,病情好转出院。术后电话随访3月,患者仍存活,癌痛控制良好,VAS评分维持在2分左右,复查CT显示盆腔转移灶粒子植入靶区较治疗前缩小30%以上。
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是将微型籽源在CT等引导下利用粒子针(或枪)准确植入肿瘤内或相应靶区,通过持续低能量的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具有高度精确、高度适形的优点,近年来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热点之一。125 I 粒子半衰期为59 天,释放持续性特征为27.14KeV ~ 31.15 KeV 的X 射线和35.15 KeV 的γ射线[8], γ射线通过直接电离作用使DNA 单链或双链断裂,而X射线可以通过间接电离作用产生氧自由基杀灭肿瘤细胞,且可以抑制生长迅速、周期短的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宣武医院疼痛科将该技术应用于癌性疼痛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临床观察与随访,该治疗的近期(1周)及远期(3月)有效率均达90%以上。
125I粒子治疗疼痛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9]:①125I粒子通过组织间近距离持续照射治疗肿瘤,通过杀死肿瘤细胞,使肿瘤体积减小,减轻了肿瘤的张力或对周围神经与脏器的压迫;②杀伤癌细胞,减少或终止了5-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等致痛因子的释放;③癌瘤体内或癌旁血管微血栓的形成或纤维化,使致痛因子通透受阻;④癌瘤周围神经末梢传导功能性电生理阻滞或髓鞘变性,阻断了疼痛传导通路。另外的可能机制是离子持续性低剂量照射,改变了膜蛋白的空间结构,使细胞膜的离子通道活性降低或失活,从而阻断了神经冲动的传导,起到快而持久的止痛作用。
125I粒子植入可有效治疗癌性疼痛,尤其对晚期癌症伴严重疼痛的癌痛患者疗效确切,并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持续的优点。在治疗癌痛的同时,还能通过对癌灶的放射治疗,使肿瘤体积缩小,延长患者生存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手术创伤小,定位精确,适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癌痛的治疗。
附图1 倪家骧主任(左1)、何明伟博士于植入术中
附图3 盆腔病灶125I粒子植入术后CT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