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病因
  • 诊断特征
  • 鉴别诊断
  • 预防保健
  • 检查化验

  糖尿病的病因十分复杂,但归根到底则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因此,在B细胞产生 胰岛素、血液循环系统运送胰岛素以及靶细胞接受胰岛素并发挥生理作用这三个步骤中任何一个发生问题,均可引起糖尿病。
  1. 胰岛B细胞水平。由于胰岛素基因突变,B细胞合成变异胰岛素,或B细胞合成的胰岛素原结构发生变化, 不能被蛋白酶水解,均可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而如果B细胞遭到自身免疫反应或化学物质的破坏,细胞数显著减少,合成胰岛素很少或根本不能合成胰岛素,则会出现2型糖尿病。
  2. 血液运送水平。血液中抗胰岛素的物质增加,可引起糖尿病。这些对抗性物质可以是胰岛素受体抗体, 受体与其结合后,不能再与胰岛素结合,因而胰岛素不能发挥生理性作用。激素类物质也可对抗胰岛素的作用, 如儿茶酚胺。皮质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异常升高时,可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有多种类型,但主要有Ⅰ型和Ⅱ型。Ⅰ型糖尿病主要问题是缺少胰岛素,Ⅱ型糖尿病主要问题是胰岛 素抵抗。Ⅰ型糖尿病需要用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一般不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1、看发病时的年龄:年龄愈小Ⅰ型可能性就愈大,年龄愈大Ⅱ型可能性就愈大。30岁以下得病,Ⅰ型可能 性最大;30~40岁Ⅰ型可能性最小,Ⅱ型可能性大;40岁以上得病,Ⅱ型可能性最大,Ⅰ型可能性最小。
  2、看发病前后的体型:体型愈瘦Ⅰ型可能性愈大,而体型愈胖Ⅱ型可能性愈大;如果体型比多数正常人瘦, Ⅰ型可能性大,Ⅱ型可能性小;如果体型和多数正常人相似,Ⅰ型可能性小,Ⅱ型可能性大;体型超重或肥胖,Ⅰ 型可能性最小,Ⅱ型可能性最大。
  3、看发病后有无酮症:酮症常常是Ⅰ型的特点,而Ⅱ型一般不出现酮症。
  4、看治疗反应: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无效提示Ⅰ型,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较好提示Ⅱ型。但少数Ⅰ型患者 发病初期对口服降糖药有一定效果,但很快变得无效,这个期间我们称之为"蜜月期"。Ⅱ型患者口服降糖药治 疗一段时间后药物失效,这种情况称为药物继发性失效。
  5、看胰岛素水平:血胰岛素水平低提示Ⅰ型,正常或高于正常提示Ⅱ型。
  1、非葡萄糖尿:如乳糖尿见于哺乳或孕妇及幼婴。果糖及戊糖尿偶见于进食大量水果后,为非常罕见的先 天性疾患。发现糖尿阳性时,应联系临床情况分析判断,不宜立即肯定为糖尿病。鉴别方法有生化及发酵试验等 。
  2、非糖尿病性葡萄糖尿
  ⑴饥饿性糖尿:当饥饿相当时日后忽进大量糖类食物,胰岛素分泌一时不能适应,可产生糖尿及葡萄糖耐量 减低,鉴别时注意分析病情。
  ⑵食后糖尿:糖尿发生于摄食大量糖类食物后,或因吸收太快,血糖浓度升高暂时超过肾糖阈而发生糖尿, 但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正常。
  ⑶肾性糖尿:由于肾小管再吸收糖的能力减低,肾糖阈低下,血糖虽正常而有糖尿,见于少数妊娠妇女有暂 时性肾糖阈降低时,必须进行产后随访,以资鉴别。
  ⑷神经性糖尿:见于脑溢血、脑瘤、颅内骨折、窒息、麻醉时,有时血糖呈暂时性过高伴糖尿,可于病情随 访中加以鉴别。
  3、继发性糖尿病:由胰腺炎、癌、胰大部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

  "Ⅱ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因胰岛素抵抗(即一定量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原来应有的 作用)及胰岛功能减退所致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大多腹部肥胖。此型占我国糖尿病的90%以上,但你可以控制 甚至可以预防这种糖尿病,关键是:控制好你的胰岛素 (控制好你的糖来源);少吃,多餐,不要每一顿都吃得饱 饱的;控制好你的体重,使体内脂肪百分比下降,肥胖是一个高危险性因素。
  你还要避免任何形式的烟草制品,因为烟草会紧缩血管,抑制循环。
  运动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保持身体健康苗条有很多好处,包括:增强胰岛素的灵敏度,因 而减少对体外胰岛素的需求;减少总体血清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酸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以避免动脉粥样 化;为肥胖患者减掉体重。但是,在减肥健身过程中要注意的是,血糖过低时应避免做运动。
  尿的检查:1.尿糖,正常人从肾小管滤出的葡萄糖几乎被肾小管完全吸收,每天仅从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 (32~90mg),一般葡萄糖定性试验不能检出。2.尿酮,尿酮体测定提供了胰岛素缺乏的指标,警告糖尿病患者即 将或可能已存在酮症酸中毒,提示需进一步行血酮体测定和血气分析。3.尿白蛋白,尿白蛋白测定可敏感地反映 糖尿病肾脏的受损及其程度。4.尿C肽,C肽与胰岛素都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出来的,由胰岛素原分裂而成的等分 子肽类物。5.管型尿,往往与大量蛋白尿同时发现,多见于弥漫型肾小球硬化症,大都属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 6.镜下血尿及其他,偶见於伴高血压、肾小球硬化症、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肾乳头炎伴坏死或心力衰竭 等病例中。
  血的检查:无并发症者血常规大多正常,但有下列生化改变:1.血糖,本病Ⅱ型中轻度病例空腹血糖可正常 ,餐后常超过200mg/dl(11.1mmol/L ),重症及Ⅰ型病例则显著增高,常在200~400mg/dl(11.1~22.0mmol/L)范 围内,有时可高达600mg/dl(33.0mmol/L)以上。2.血脂,未经妥善控制者或未治患者常伴以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 血症。3.血酮、电解质、酸碱度、CO2结合力与非蛋白氮(尿素氮)等变化将在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乳酸性酸 中毒和肾脏病变等。
  • 预约挂号

管理系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