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补肾健脾,扶正抑癌
方药:四君子汤中加味
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黄芪10g、仙灵脾10g、山茱萸15g、巴戟天10g、红花10g、补骨脂10g。
分析:本方用四君子加黄芪健脾益气以扶后天之本,用仙灵脾、山茱萸、巴戟天、红花、补骨脂温补肾阳以救后天之本。本方适用于恶性黑色素瘤晚期患者。
4)气血两虚证。
主证:恶性黑色素瘤外科切除后,或原发瘤切除而转移灶尚存,或未经手术切除,局部无疼痛,忡瘤未溃,而见神倦乏力,面色苍自,动则气急,心悸怔忡,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
治法:补气养血、解毒化瘀。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20g、苍白术各20g、茯苓30g、甘草20g、生地20g、当归20g、赤自芍20g、川芎10g、黄芪30g、自藓皮30g、山豆根10g、草河车10g、白花蛇舌草30g、黛蛤散20g。
分析:本证多见于年老体衰或久病之患音,故用八珍汤加黄芪补气养血以扶正,用白藓皮、山豆根、草河车、自花蛇舌草、黛蛤散解毒化瘀以攻邪。
(2)外治法
茯苓拔毒散
茯苓、雄黄、矾石各等份,共研细粉,过7号筛,混合均匀备用。
功能主治:拔毒燥湿敛疮。
使用方法:将患处皮肤按常规消毒后外敷茯苓拔毒散,每日换药1~2次。若用散剂感到干痛时,也可制成软膏或用熟麻油调散。若患处出血较多,可撤少许三七粉。
瑶医治疗黑色素瘤的用药理论——风打分类理论
以风打论药性、概括药物性能特点,是瑶医药学药性理论的组成内容之一。其对临床辨识药性、选药组方的指导意义不容忽视。
“风打”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风,即柔弱、柔软;打,即坚硬、坚强;二者相对而言。
首先,风打反映了药物的功效特点。瑶族古代医者认为,药物气味有风打之分,“风者纯而缓,打者燥且急”。风药具有和缓、平调脏腑机能作用,如白九牛、紫九牛、大钻、小钻之属;打药则作用较为峻急,取效速捷,具有峻逐邪气之效。如入山虎、上山虎、下山虎、猛老虎等气醇力专、作用刚峻、驱邪攻滞最速,列为打药。
其次,风打概括了药物的形质特征。药物禀天地之气生、阴阳之气长。天地之气禀赋之多少,对药性必然会产生直接影响。生长过程中得地之阴气多者,药材质地细腻,富含油汁、水津,药效柔弱和缓;生长过程中得天之阳气多者,药材质地干劲,少津或无汁,药效多激烈。如一身保暖、血党等,得地阴而质润,力缓性质温和,以调滋见长;又如白花丹、黑老虎,得天阳气而气燥烈,力宏性质猛烈。
当然,药物的风打、刚柔是相对的,亦有许多药物兼具风打之性。如血三七、血见愁、开刀见血等,禀刚之气、得柔之性,既能攻坚软坚、活血化瘀,又能滋阴而潜阳,一药而数用。
(一)风类药
“风药”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补气补血、健脾胃、益肝肾作用的药。如“牛”类,“风” 类及部分“钻”在等药物如白背风、血藤、鸭脚木、九龙藤、麻骨风、四方藤、半边风、大发散、小发散、红糖等,常用于痧病、肝胆及消化道疾病、妇科、神经科及小儿疳积等,临床上用风类药较安全,它毒副作用少,一般不会因过量而伤其身体,即便是老人、儿童或孕产妇都可放心使用。
(二)打类药
“打药” 起散瘀消肿止痛作用,如“虎”类及部分“钻”类等药物;如杉树、松树、田七、鸟不站、青蒿、尖尾风、韭菜、透骨消等。竹叶龙根(寮刁竹)。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风湿骨痛、无名肿毒等和打胎的,这类药物应用过量易伤身体,孕产妇及妇女月经期禁用;妇女、儿童及老人应慎用。
(三)风打相兼类
除了前面所述及的风类药、打类药之外,瑶药中还有一类药既具风类药的功能,又具打类药的特性,我们称之为“风打相兼药”。如部分“钻”类药,包括大钻、小钻、九龙钻、大红钻、小红钻、双钩钻、六方钻、四方钻、槟榔钻等,此类药气味多辛、苦,性温,既能行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健脾消气,又能散瘀消肿,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痛,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还可用于病后虚弱、头晕目眩、小儿疳积、急性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痛经、产后腹痛、产后风瘫等病的治疗。应用此类药时,在剂量上不应偏执,而应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情、病人不同的体质,严格把握用量,风打有所侧重,既要避免病轻药重,达到去病而不伤人,又要避免药轻病重,难以发挥作用。
临床用药,贵在精专,掌握药性的风打特性,首先可为医者选药提供依据。瑶医早有名训,“非风不足以调滋,非打不足以去暴”,提示人们打药可用于急速祛邪逐瘀,但通常有耗伤正气之偏,故须提防其伤正之弊。风药和缓调养,但却须防其滋润碍胃、敛邪收滞之嫌。其次,药物风打为临床“制偏补偿”治疗法则提供了用药依据。通过药物功用的风打对立特点,纠正病势之偏颇,恢复机体刚柔相济的动态平衡。第三,风打相伍,是合和趋利的组方原则的具体体现。风打相伍,既可使药物速达病所,又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其效用互补,扬长避短,提高疗效。风打相伍,既避免打药力猛,使其不致伤正;又可避免风药力缓,使其不致凝敛太过。风打相伍,刚悍与阴柔之品相合,可折其攻逐之力,使其攻而不速,祛邪又不伤正;阴柔之品配以刚悍之品,可缓其力补而使之作用持久。总之,具有柔缓和刚烈之性药物的配伍,在祛邪扶正的同时,还可减少药物偏性对机体的不良刺激,降低毒副反应。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