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为方便群众就医,改善医疗服务,卫生部要求:从2009年11月开始,全国公立三级医院都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但不得与任何社会中介机构合作向患者收取额外费用。
■禁令之下,部分收费中介转变为免费平台,但亦存在需继续改进的问题。
■政策细节不甚明朗之际,预约挂号中介服务的走向取决于患者、医院、中介三方的共同选择。
预约挂号透明度谁来监督?
“预约难难于上青天,早上7点59分说是未到放号时间,于是狂点鼠标一直刷新,到8点01分却显示号已挂满,才几分钟时间就没有号了,到底放出来几个号?”
诸如此类问题,市民每天都在提出。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医疗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要公正地分配,就要求有一个开放的、被监控的平台,因此号源应该在平台上公开,一个医生放了多少号应该让患者知道。预约挂号服务不能有普通客户和VIP之分,不能这样改变公平性。但就现有的预约挂号中介平台来看,都只能显示当前可否预约,而可预约总数、已预约数与剩余可预约数则无法查询。
因此有关人士认为,要实现预约挂号系统的透明度在单纯的技术上不难实现,主要问题在于几十家医院共同使用一个网络预约平台,可控性比单个医院内部自建系统要低得多。“我们要接受二三十家医院的挂号预约,而这几十家医院的门诊安排随时有可能变动,号源也随之变动,我们有太多的协调工作要做了。”
医院方面交给网站的名老医生号确实很少,“仅一成左右”,网站拥有的主要是中青年医生号源,医院也想借此推广中青年医生。“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医生号本来就供不应求,因此患者的医疗观念也需要改变,不要一味追捧医生号。”
成功预约仍挂不上号咋办?
医生们经常因开会、出国等原因停诊,但停诊通知通常很晚才发给我们,这时候挂号已经预约出去,我们无法追回,只能补救。”许多细节方面的协调配合并不完善,而省中医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医院与中介平台今后的合作还需要进一步磨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