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下发《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从今年10月开始,所有三级医院都要开展实名制预约挂号服务,二级医院也要逐步开展。很明显,此举意在缓解挂号难,打击医院的号贩子。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监督机制和透明的信息发布渠道。
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中,明确要求公立医院从2009年10月开始开展预约诊疗工作。这个举措的意图很明显:缓解看病难,打击黄牛党。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监督机制和透明的信息发布是必不可少的。
预约挂号已经在部分医院实行,只不过大多数患者没有选择这种挂号方式,部分原因在于预约电话难打、网络难上。
预约挂号“没谱”,在于挂号信息不透明,哪位医生哪天出诊,可以挂多少号,又有哪些人挂到了他的号,是如何挂到的,这些对于普通患者而言永远是个谜,普通患者只能接受“号没有了”的现实。
不能不让人担心:一旦预约挂号全面推广,谜团会不会更大?甚至挤占了门诊挂号的资源?
因此,仅仅出台一项在公立医院推行预约挂号服务的指导性措施还远远不够,只有相关的配套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同时建设到位,才能保证好的政策初衷能实现预期的良好愿望。
首先,要解决公共的预约挂号平台建设问题。有业内人士建议,由行业协会或者政府主导建立一套公共的预约挂号系统,各家医院共享服务,这笔钱由政府出,或由参加的医院分担,为患者提供免费预约挂号服务。
其次,信息的发布要完全透明是预约挂号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如果这点做不到,那么一切都是一句空话。
所以说监督机制和透明的信息发布是预约挂号平台顺利推广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