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这项惠民工程早在10年前就已经开始尝试,但是这项便民服务在昙花一现之后便销声匿迹。如今政府重拳出击,在8月初,卫生部和北京市卫生局相继出台政策,拟定三级医院普及预约挂号服务。
这一次的出击会不会也像10年前一样会昙花一现呢?
一日,记者来到北京某医院,已经很难再挂到医生号或是知名医生的号。
肖女士抱着已经熟睡的小儿子靠在医院大厅的墙上,脸上写满了疲惫,眼睛盯着门诊的窗口。从黑龙江齐齐哈尔来的肖女士只是知道来北京看病难,但没有想到竟是“如此之难”——排了一夜的队,淋了一夜的雨,挨了一夜的冻,最终还是没有挂上医生号。
“小儿子眼睛红肿、发疼,看了好多医院,就说是角膜炎,开了很多药,但不见好转。在网上知道王教授是角膜炎方面的医生,上周六带孩子来看看。”肖女士很小声地说。
“为什么不网上预约或者电话预约呢?”
面对记者的发问,肖女士道出自己心中的苦水。“网上预约了很久,没有回复。打电话打了整整一天,电话那面就是‘对不起’,实在让人抓狂。”
随即记者在肖女士面前拨打预约电话,里面传出女声录音:“因号源紧张无法保证每次预约都能成功,请谅解。”“对不起,您要的电话忙。”
之后,记者无数次重拨,得到的均是客气的“sorry”。
无法电话预约的医院不仅是这一家,很多患儿家长反映电话根本打不进去。“以前也开展过预约挂号,但是因为患者感到极不方便而最终取消。”医院的患者多为老年人,而这一人群多数根本不懂使用电脑,家里也没有电脑。电话预约,里面都是语音提示,那些“需要某某服务请按1,需要某某服务请按2”的录音能把老人们支使晕了。
网上预约:真假难辨,花费不菲
在百度、谷歌等知名搜索网站上输入“网上预约挂号”等字样,会弹出几十万个网页,这些网页充斥着五花八门的信息。
记者在百度输入“积水潭医院网上挂号”,立刻检索出3670个相关网页,仅预约电话就有十几个号码,一并出现的还有“儿童医院挂号”、“协和医院挂号”等。当记者向上述医院进行求证时,众医院均表示与这些网站从没有过预约挂号合作。
“哪家是真的,哪家是假的?”邵先生发出疑问。
为了节省时间,邵先生原本不想向单位请假,想上网预约挂号,结果检索出近百个预约电话,邵先生立刻就晕了,这些手机号码让人心生疑窦,“别病没看成,再让人给骗了。”记者经过网上预约体验发现,要享受到这些预约挂号网站的服务,就要先购买他们的会员卡、健康卡、预约卡,其价格从200多元到2000多元不等,且网站明确表示:“患者购买会员卡仅作为使用预约服务的凭证。”这意味着会员挂号还需要另交费用。中介公司肯定是需要赢利的,它挣的不单单是3元钱的中介服务费,有些费用是缺乏政府监管的,比如会员费等。
除了网上充斥着虚假信息外,即便在医院自己的网站上预约挂号,其花费也是不菲的。4岁患儿晓晓的妈妈——邱女士有过预约看病的经历,她感觉,预约挂号比门诊挂号看病要贵很多,“因为医院可预约挂号的只有特需门诊。”
邱女士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由于女儿牙齿不好,所以她经常要带孩子去一家三甲医院的口腔中心看牙。
由于这家医院口腔普通门诊不能预约,特需门诊可以提前一天电话预约。邱女士首先选择了预约特需门诊。看了一次之后,她感觉经济上难以承担了,“挂号费100元,预约费20元,这还不算,”她说,“看病费用比普通门诊高很多啊。”邱女士说,在特需门诊看两颗牙得花400多元,而在普通门诊看两颗牙只花40多元。仅仅在特需门诊看过一次病,邱女士就决定放弃电话预约了。
预约电话打不进去、网上预约2分钟就约完,这不是技术问题,挂不上号的根本原因是患者多、医生少。
政府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这样人们看病才不会都往大城市、大医院里挤。另一方面,放开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引入竞争机制。竞争压力加大才能促使大医院想方设法改进医疗服务,想办法缩短挂号窗口前面的队伍。
从前面记者的调查来看,目前我们面临的预约挂号服务市场还不成熟,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不知能否正真的实现便民.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