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世东堂 >> 健康资讯 >> 正文

肝硬化患者吐血的护理常识


日期: 2015 - 10 - 09   作者: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   责编: lq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很多患者患上肝硬化这种疾病后都会出现吐血的症状,甚至有些患者吐血严重难以止住,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影响,所以就有患者想要了解,如何才能预防这种症状的发生。日常预防肝硬化患者吐血的方法都有哪些?

  很多患者患上肝硬化这种疾病后都会出现吐血的症状,甚至有些患者吐血严重难以止住,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影响,所以就有患者想要了解,如何才能预防这种症状的发生。日常预防肝硬化患者吐血的方法都有哪些?

  ①戒酒是首先要做到的,无论有没有过肝硬化出血都要戒酒。而且要避免服用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必须服用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②未曾出现过肝硬化吐血的患者,应食用质软的食物,以防食物划破弯曲的静脉丛,引起出血。蔬菜要切碎,避免食用含纤维高的根茎类菜。肉类使用嫩的肉丝肉末制软,采用炖煮蒸等方法。不用油煎炸的食物,主食以发酵的软食如面包、发糕及馒头易消化为好。避免吃坚硬粗糙的食物,如粗杂粮、生菜生果,以及带骨刺的鸡鱼类食物。少吃产酸产气的食物:如红薯能使胃酸增加,产气食品如萝卜蒜苗等易引起胀气。禁食强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等。

  ③绝大多数患者出血前无明显先兆或不适,有些病人在呕血前有上腹饱胀感。很多肝硬吐血量一般较多,多呈鲜红色,涌吐而出,有些病例呈喷射性呕血。一旦发生呕血,家属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采取急救措施,同时瞩患者去枕平卧,禁热食及其他蛋白质性食物

  ④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咳嗽等增加腹压引起血管破裂。

  ⑤肝硬化晚期无论有无吐血都应该积极配合治疗,并且要保持乐观的心情;由于患病时间长、病情反复以及对预后的担忧,常常精神负担较重,情绪不稳定。现代医学已发现,情绪与肌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用乐观、积极态度对待疾病、对待人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⑥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要熬夜,不要做重体力劳动以及猛的蹲坐动作。

  肝硬化治疗指南中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肝硬化腹水发展通常有四个阶段,那么对于轻度肝硬化腹水应该怎么治疗呢?

  轻度肝硬化治疗指南:初次出现腹水或少量腹水者无需特别治疗轻度肝腹水的治疗可采用排放腹水疗法,既通过腹腔穿刺,将腹水放出。为防止并发症发生,以往多采用小量放液,近年研究表明,大量放腹水加静脉输注适当剂量白蛋白,治疗顽固性腹水疗效显着。对于初次出现腹水或少量腹水者的治疗,只要多注意卧床休息,低盐饮食;适当限制水的摄入量。合理营养,加强保肝治疗,经常检查肝功、肾功及血电解质,对于低蛋白血症者,适量补充白蛋白、血浆,这样可使部分患者腹水消退。如果通过休息、限盐等措施疗效不明显者,应考虑使用利尿剂,促使水钠排出,减少腹水。

  肝硬化治疗指南中有些肝硬化患者会出现吐血的现象,这种情况势必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恐慌,认为吐血是一个病情恶化的表现,那么肝硬化吐血能活多久就成了一个患者和家属非常关心的问题。肝硬化吐血的病人往往精神负担较重,情绪紧张、恐惧,而情绪的好坏又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以豁达的心态正视疾病,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抵御疾病的能力,对患者的预后是很有帮助的。

  肝硬化吐血往往病情比较急,若能够及时有效地制止,并能够通过合理饮食及治疗降低门脉压,缓解静脉曲张等危险因素,是可以延长寿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否则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肝昏迷等严重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肝硬化吐血能活多久和患者的治疗是十分相关的。常用于治疗肝硬化的药物有复方鳖甲软肝片、强肝胶囊等。饮食疗法是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门脉高压或有过吐血史的患者来说加强饮食管理是预防出血及再次吐血的关键措施,肝硬化吐血的患者饮食上应注意质软、易消化、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食物为主,避免坚硬、粗糙、干脆等食物,以免刺伤弯曲的静脉丛,而引起再次出血,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合理的饮食结构是预防肝硬化吐血的关键因素。


 ·  腐乳的营养
 ·  肠道菌群丰富的人心脏好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