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宝宝呼 >> 资讯信息 >> 正文

新生儿肺炎的4个知识


日期: 2015 - 11 - 03   作者:   来源: MSN健康   责编: lq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当新生儿染上肺炎的时候,会呼吸不畅,高烧不止,这是一种异常的呼吸道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下面这4个知识点家长一定要牢记。

  肺炎的4个知识:

  1、肺炎的病因

  如果母亲在孕期受到细菌感染,那么孩子在胎儿时期可能就会受到病原侵染,患上肺炎。或者是母亲在生产时,孩子在产道内受到细菌侵染,导致病毒入侵呼吸道,引发肺炎。如果孩子在出生后生病感冒或者是发烧,没有得到治疗,也会使得病情发展为肺炎。另外,孩子受到病毒侵染,例如被如风疹病毒、大肠杆菌、含苞病毒等传染,也会引起肺炎。

  2、肺炎的症状

  如果孩子患有肺炎的话,他们会呼吸不畅,体温过高,一直高烧不退,严重者会呼吸衰竭。而且孩子感染肺炎之后,会表现为没有食欲,口吐白沫,精神不挤,头痛,昏昏沉沉,一直想要睡觉,这些都会使得孩子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所以,父母在平时一旦发现孩子有肺炎可疑症状,就要立刻送孩子去医院治疗,帮他们治疗疾病。

  3、肺炎并发症

  如果孩子患上肺炎,没有获得及时治疗,或者是护理不当的话,那么很可能引发其他的并发症,例如败血症、脑膜炎、心力衰竭、脑瘫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父母在平时不要对孩子的感冒发烧掉以轻心,否则会给孩子带来灾难的!

  4、肺炎的治疗

  首 先,父母在平时要注意帮助孩子维持正常体温,安排好室内温度,控制好衣服厚薄度,不要让孩子感到忽冷忽热,帮助他们预防生病。另外一旦发现孩子有感冒发烧 的情况,就要带他们去医院治疗,不要延误病情。对于患上肺炎的孩子,医生一般会采取使用某些抗生素。当然针对不同的病情和病人体质,方法也会有所不同的。

  新生儿肺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在护理上千万莫大意:

  (1)环境: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0 ℃~24℃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60%,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

  (2)体位: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3)喂养:应供给患儿足够的热量、营养和水份,如病情危重者,可暂停喂奶、喂药,以免呕吐引起窒息。如喂奶时患儿口鼻周围出现青紫、呛咳,应立即停止,并予吸氧。病情稳定后,喂奶也应少量多次。

  (4)吸氧:当患儿出现呼吸气促、唇周青紫者应立即吸氧。烦躁不安或鼻腔分泌物多者可用漏斗法给氧,每分钟给氧量1~2L。使用时,漏斗边沿距口鼻1cm左右,太远则浪费氧气、效果不好,太近则影响气体交换而加重呼吸困难。患儿安静后,可改用鼻导管法,要间歇吸氧。

  (5)吸痰:肺炎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但新生儿反应低下,不会咳痰,故要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吸痰时,采用口对口或大注射器连接导管吸痰,吸痰动作要轻,避免过分刺激。

  (6)体温:新生儿肺炎体温多正常,若体温高者可采用物理降温,一般不用退热药物,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7)输液时,每分钟以4~6滴为宜,以免因速度太快引起肺水肿或心衰而加重病情。液量也不宜太多,按40~60ml/kg·日计算。

  (8)新生儿反应能力差,肺炎初常无呼吸道症状,因此要密切观察心率、呼吸,若有口吐泡沫,面色苍白,唇周青紫,拒奶时,说明病情较重,要积极抢救治疗。

  新生儿肺炎有后遗症吗?

  新生儿肺炎不论是哪种类型,病情严重的,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感染性肺炎,肺部可以出现大片的感染,甚至形成脓肿、坏死,严重影响病儿的呼吸功能。病菌还可能播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新生儿肺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治疗,以遏制病情的进展。多数新生儿肺炎经过积极有效的救治是完全能够治愈的,并不留下任何后遗症,而且也不会复发。但严重的肺炎又合并了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或损害(如神经系统的损害),就会有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


 ·  如何为弱视宝宝选眼罩?
 ·  孩子秋季腹泻怎么护理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