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支付中心  搜索  会员 地方分站
首页 | 预约挂号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资讯 | 基层医生 | 问吧 | 医院黄页 | 商城

首页 >> 健康视点 >> 分析 >> 正文 医搜:找医院找医生找问答
 

药价降22次,百姓为何仍买不到廉价药

日期:2007-05-08   网友评论0条,查看所有评论>>
 
例如:


  国家发改委第23次药品降价令悄然而至,久困于“以药养医”体制的近百家药企再次出击,于上周第二次上书国务院反映“以药养医”的弊端并建议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此次上书的内容仍是药企普遍反映的问题,包括“以药养医”体制的弊病以及单纯降药价带来的问题等。

  此前,我国药品价格已降过22次,遗憾的是,老百姓照样买不到廉价药。为什么?因为大多数的限价、降价药在国家有关部委发出通知的几天后竟都从医院“集体消失”了。原来,国家药品价格主管部门要求药品降价,医院当然不敢违抗。但是,执行降价政策,就意味着收入的减少;而不执行政策,则可能会导致罚款等后果。于是,医院“惹不起躲得起”,悄悄地让降价药品“消失”。这样,虽然上头频频出台药品降低令,但老百姓却难以得到实惠。

   造成医院如此强烈的“药品依赖症”,体制方面的原因在于“以药养医”。在历史上,医院获得的财政投入不够多,而医院要维持日常的正常运转,就要通过经营药品来获得利润,补充自身经费的不足,长此下来,医院就习惯了用高价药为自己赢利。

  其实,药品的特殊性也导致其价格难以透明。前不久,对于一些药品的国家最高限价远远高于市场零售价的怪现象,有药厂代表披露说,物价、卫生等管理部门因为不了解药品的成本构成,所以不管是采取听证也好,审批也罢,都不太可能确定药品的最终价格。在现实当中,医生同样治一种病,可以用这种药,也可以用那种药。不用那些公布的降价药品,偏偏要用那些高价药,作为卫生管理部门,也难以管理。毕竟,卫生管理部门难以做到对所有药都作出限价。

  药品暴利的关键在利益,利益的源头在医院,要真正切断这个“利益链”,必须实行“医药分离”,一方面让医院不再经营药房,确保医院和医生不是为了获利而开药;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加大对医院的财政拨付,改变“以药养医”的收入结构。这样,老百姓才可能买到便宜药。

 

作者: 来源:新华网 责编:

[ ] [打印] [关闭窗口]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特别推荐   相关资讯  
中医中药特色治疗心脏病
专利藏药治牛皮癣 白癜风
专利藏药治类风湿关节炎
北京军区总医院与东亚医讯达成战略合作
军民共创健康和谐社区,健康快车到您家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最新专题
龙脉温泉-东亚医讯联合为您的健康、愉悦提供别样选择
健康好礼:为您的健康、愉悦提供别样选择
中国第一个“公益医托”大刚---您身边的健康指路人
中国第一个公益导医--大刚:“我不是医托!”
健康妈妈 聪明宝宝-健康妈妈 聪明宝宝-孕幼健康,东亚医讯为您全程管理
妈咪宝贝专题-孕幼健康,东亚医讯为您全程管理
老百姓看病难时代有望结束
老百姓看病难时代有望结束
军民共创健康和谐社区 健康快车到您家
军民共创健康和谐社区,健康快车到您家
换心亦变心东亚献真情 大宝真情互动活动专题
换心亦变心东亚献真情 大宝真情互动活动专题

产品与服务 | 合作伙伴 | 渠道发展 | 就业机会 | 联系方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8 中国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