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随着一纸协议书送达北京师范大学相关课题组,中国医改最新一套方案,即第7套方案又挤进了原本6名“选手”竞逐的跑道中。据悉,本套方案将于5月20日前出台,而前6套方案则原定于本月下旬提交。
一位卫生经济研究专家认为,在医疗改革方案即将确定的前夕,第7套方案的突然出现,其背景耐人寻味。因为第7套方案与此前6套方案中的一些思路大相径庭,并在争分夺秒地赶制。
种种迹象表明,临近医改方案最后讨论阶段,各方在医改思路上的争议态势日趋加剧。
思路是政府代买服务
据记者了解,北师大课题组承担的方案,其主要思路是通过政府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实现低花费、高效率、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方案。其基本操作方法是,政府向医疗机构直接购买服务,按照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通过核算确定每个人每年的基本医疗费用,政府直接向医疗机构支付。患者无需向医院付费,而是直接将保费交给政府的医疗保险机构。
财政投入将少1000亿
在这样的方案下,患者不再处于弱势地位,而医疗单位也将尽量保证“患者不登门或少登门”。医疗单位将经常下到社区,主动帮助老百姓解决健康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也可以防止医疗机构开大处方,减少政府的财政投入。据估算,按照第七套方案,政府的财政投入大概在1000个亿左右,与此前卫生部医改课题组估计的2000多亿元低一半左右。
资金靠财政投入和保险
至于筹资模式,第七套方案是一个全民参保的思路,除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外,主要依靠医疗保险费用。凡是有支付能力的人都必须交纳医保费用(城、乡标准可以有别),人人都要加入医疗保障体系。而对于实在没能力支付的人群(如贫困农民、城市贫民、学生及儿童)则由国家投入200多亿元人民币,建立医保系统。从而保证人人参保。
有分析人士认为,合理确定患者的基本医疗费用,是这个方案的关键问题,而在中国不同地区,推行同一个标准显然不够实际,而各地实行不同标准又必然带来操作上的复杂性。因此,这套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医改协调小组采纳,还未可知。
这个方案推行难度大
“医改必须鼓励‘市场化’和‘民营化’”,一位接近医改协调小组的专家证实,第7套医改方案高度强调政府主导,但同时也重视了发挥市场的活力,“政府在医疗筹资和服务购买上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在服务提供上,该方案强调发挥市场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他说。
据专家透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以及复旦大学3家思路相近的独立机构与北师大在“医保筹资必须由政府主导”的问题上具有共识,但在其他方面则分歧颇大。例如,3家机构都明确主张政府必须坚持对医疗机构的主导地位,拒绝医疗领域的市场化和民营化,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而非全民医保制度,不同意建立医疗服务的购买机制,坚持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即基层医疗机构的所有收费都交给管理部门,再由管理部门经考核向下分配)等。
多位卫生经济专家针对第7套方案向记者指出,“购买医疗服务”、“引进市场化”等做法会使医疗部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是卫生行政部门不太习惯的做法,第七套方案的思路推行起来会有很大难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与医改设计的卫生经济专家对此指出,“未来能够被政府接受的医改方案,必然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争议最小、花费最少、可操作性最强的才会被优先采纳。所以,真正的争论不是在现在,而是在未来医改方案被公示出来之后。”他认为,届时,各部委的意见会争相渗透到新医改方案中,部际的争抢会愈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