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能肾病医院:不向灾厄低头,“义工”女友和慈爱岳母是我的坚实后盾

日期: 2014 - 03 - 21   作者:   来源: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潍坊复能肾病医院:不向灾厄低头,“义工”女友和慈爱岳母是我的坚实后盾

英俊小伙危急关头舍身救人,腰部以下瘫痪却邂逅美丽“义工”;相情相悦情路坎坷,正待完婚又生绝症。当命运在凄风苦雨中带给他一场场劫难,两个年轻人原本圣洁真挚的感情出现危机时,原本极力反对女儿婚事、甚至和女儿断绝母女关系的老太太,却再次成为“救星”,出现在了病房里。之后,她又悄悄奔波千里,找到了能为“废人女婿”治疗疾病的良医……

不向灾厄低头,“义工”女友和慈爱岳母是我的坚实后盾

2013年9月初的一天,潍坊复能肾病医院院长郭教授,正在办公室里安排着一天的工作,忽然桌子上的电话铃响了。他拿起电话听了一阵,才知道这是八年前在这家医院住院治疗过一个多月的患者皮正宽打来的,他告诉郭宝叶说,自己的病情一直很稳定,他病情稳定后生的女儿已经上小学了,他们夫妻俩刚带孩子去学校报了名。

八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说实在的,每天接触无数患者的郭宝叶,一开始对这个突然打电话过来的患者已经没什么印象了。然而,当这位名叫皮正宽的患者在电话中说“是我岳母先去医院找你的,我是因为一场车祸造成腰部以下瘫痪,后来又患上肾病到你们医院治疗”时,郭教授的记忆一下子被唤醒了,他想起了八年前那个独自奔波,千里来访的、名叫刘桂芝的老人……

随着皮正宽在电话里的交谈,潍坊复能肾病医院郭宝叶记忆中的往事渐渐清晰了:刘桂芝的女儿名叫李梅梅,毕业于四川的一个中医药学校,当时是一家医药公司的职员。在妈妈的支持下,出于钦佩,李梅梅多次到医院探望并开导皮正宽,坚持给他做腿部按摩,帮他重燃生活的信心。两年后,皮正宽创造了医学奇迹,居然能借助步行器“行走”了。随着交往的深入,两人相恋了。张妈妈却因为女儿找了个“废人”,和他们断绝了关系。没有妈妈的祝福,两个年轻人还是幸福地“结婚”了。可是,很快,皮正宽人生的第二场大劫难接踵而来――医生检查出他患了肾功能衰竭!这次,皮正宽彻底绝望了,他不想再拖累妻子,一心要和她离婚。李梅梅尽管一门心思背着丈夫到处求医问药,却四处碰壁。

就在女儿女婿惊慌失措的时候,刘桂枝悄悄奔波千里,为“准女婿”找到了最适合他的医院和医生,不仅从经济上支持女儿女婿,还陪着他们,创造了另一个医学奇迹……

即便是“义工”,也没人会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的生命里

2000年11月下旬的一天中午,皮正宽带领所在物流公司的车队从重庆返回成都。车队下了高速路刚到郊区,一辆违章载满了人的农用机车突然从旁边的机耕道上开过来。司机大刘一时间惊慌失措,竟忘记了踩刹车,眼看就要被农用机车撞上,坐在副驾位置的皮正宽急中生智,抢过方向盘向右猛打,并下意识用右肘护住司机大刘。随后,皮正宽他们乘坐的那辆汽车就猝不及防地翻进了路边的深沟里!

看到同行的另几辆车的同事赶来,受了轻伤的司机大刘大喊:“快救大皮!”并忍着剧痛,摸出手机拨打了120。飞跑过来的同事急忙拽开车门。此时,皮正宽的胸膛顶住方向盘,胳膊和鼻孔鲜血直流,人已昏迷不醒。救护车很快就到了,火速将皮正宽就近送去了医院。经过连夜紧急抢救,皮正宽脱离了生命危险。

第二天,大刘悄悄拨通了王晓茜的电话。王晓茜是皮正宽的女朋友,两人从大二开始恋爱,已经“好”了5年了。毕业后,两人就住在物流公司的宿舍里。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扎着绷带的皮正宽,王晓茜扑到床前,边哭边责怪他:“你以为你是活雷锋,想当英雄啊!生命危险时谁不知道自保?您呢,差点把命都丢了……”

女人嘛,都是刀子嘴豆腐心的。皮正宽这样想着,脸上却忍着剧痛,给了女友一副苦涩的笑容。

随后,王晓茜从主治医那里得知,皮正宽脊椎骨折,腰部以下失去知觉,今后将很有可能终生无法站起来。王晓茜听了这话,寒着脸走了。

住院头第一个月,王晓茜每周都来看皮正宽。渐渐地,她很少来医院,电话也少了,而且越来越不爱接皮正宽的电话了,就算接电话,也只是敷衍了事。此时,皮正宽意识到他们的感情出现了危机,可他没办法出去找她。只能一遍一遍地给她打电话。但每次给她打电话,她都忙得很,“喂”一声之后,敷衍两句,就挂了。

元旦过后,成都迎来了2001年的第一场狂风,望着窗外狂舞的枯枝,皮正宽再次给王晓茜打电话:“刮大风了,天冷了,你要多添衣服。”王晓茜接通电话,始终没有回音。皮正宽坐不住了,问:“你是不是嫌弃我?”“我有难处,请你原谅我!”这是王晓茜对皮正宽说的最后一话。皮正宽顿时明白了什么,他的眼泪如决堤的河,顺腮而下。

那个冬天对于皮正宽来说,是在凄凉与寒冷度过的。

几个月的治疗,皮正宽仍瘫在床上,不能动弹。他要求出院,回到单位继续上班,医生不得已,才将实情告诉了他。当医生说他有可能一辈子与床为伍时,皮正宽顿时感觉天旋地转。这样一辈子躺在病床上,还不如死了算了。

就是这段时间,皮正宽隔壁住进了不慎在浴室摔断腿的张妈妈,手术后,经常有老姐妹来看望她,其中一位叫刘桂芝,是个烈士遗孀,已经退休了。做母亲的人聚在一起,话题总是绕不开各自的儿女。这天,张妈妈告诉来探望她的刘妈妈,隔壁病室28床的小伙子人不错,简直就是活着的欧阳海,还一表人才,只可惜受了重伤之后,腰部以下瘫痪,被女朋友甩了。从老姐姐病房出来,路过皮正宽病房的时候,刘妈妈看门虚掩着,就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想看看那位“活着的欧阳海”,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皮正宽正躺躺在病床上发呆,忽然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面前,有些意外,但还是很有礼貌地打招呼:“您好!”

刘妈妈对皮正宽的印象陡然间又好了很多。通过了解,她知道皮正宽老家是广西的,还在他上中学的时候,因为父亲生病去世,母亲患了精神病,离家出走后就再没有消息。他是靠着政府救济和助学贷款读完高中、读完大学的。万念俱灰的皮正宽当时就像在讲别人的故事那样淡定。刘妈妈不清楚小伙子想的什么,还以为他坚强洒脱,对他越发有了好感。回到家,和女儿李梅梅说起皮正宽,甚至鼓励女儿:“他也没什么家人,你有时间就去看看他吧。”

李梅梅在一家药企上班,是学药学的,粗通医理。一年前她的男友出国后,两人就再没有联系。爱情,李梅梅当时已经心如死灰,看男人就跟看标本一样。不过,听说了皮正宽的故事,李梅梅却对皮正宽产生了敬意;再加上李梅梅自小是妈妈一个人带大的,听妈妈的话、让妈妈高兴,是她一贯的处事习惯,所以,她答应下次和妈妈一起去看望张妈妈时,也顺便去看看皮正宽。

通过和大刘的交谈,得知皮正宽更多的故事后,李梅梅心里既同情又敬佩,心想:妈妈说的果然没错,现在这个社会,老人倒地都不敢扶,到处都是陷阱、毫无诚信可言;像皮正宽这样的好人简直就是沙砾中的金子那般稀缺。他是个病人,为了救人受伤了;自己难道就不是病人吗?自己被爱情伤得不比他还惨吗?

那一瞬间,李梅梅明白了妈妈叫自己来看望皮正宽的原因,知道妈妈是想通过皮正宽让自己振作起来,走出情感的漩涡……

是啊,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出现在对方的生命中,既然两人碰上了,那就是缘分。“好吧,让我们彼此为对方疗伤吧。”李梅梅自己对自己说。

然而,李梅梅的心思,皮正宽并不知道。他对李梅梅频繁来看自己非常反感。李梅梅一来,他就背过身,不再搭理她。每当这样的时候,刘桂芝就会坐过去和皮正宽拉家常,告诉他善良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利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做义工,是很平常的事情。

刘妈妈把这些道理说得多了,皮正宽只好接受了李梅梅的帮助,允许她帮自己擦身子、按摩,读书给自己听,或者偶尔带些可口的饭菜来改善生活。

潍坊复能肾病医院“义工”忽然变女友,老母亲拒绝接受“废品女婿”

刘妈妈的初衷,的确是希望女儿李梅梅通过照顾皮正宽,走出自己的爱情阴影的。但她哪里想到,女儿日久生情,最后居然会爱上这个下半身不能动的瘫子!

2001年4月,李梅梅忽然决定辞去工作,在医院附近租一间房子,专职照料皮正宽的生活起居。刘桂芝这才知道女儿看上皮正宽了,顿时吓傻了,自责地大哭起来,边哭边数落自己不该想出这样一个“馊主意”,把女儿“害”了,居然喜欢上一个“废人”。于是,事情的发展急转直下,之前是妈妈带着女儿去看皮正宽,现在是妈妈拦在门口,不许女儿去看皮正宽。一时间,医院里说什么的人都有,有的说李梅梅疯了,居然眼睁睁地往火坑里跳;有的说皮正宽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其实皮正宽的日子也不好过。几个月的相处,他已经离不开李梅梅了,但毕竟自己是个“废人”,刘妈妈母女俩对自己有恩,能照顾自己这几个月,已经是自己的福气了,总不能拖累人家一辈子吧?于是,皮正宽完全站在刘妈妈一边,冷静地劝李梅梅离开自己。

皮正宽这样表态的时候,刘桂芝也在病房里。她见皮正宽这样说,也不好再说什么,便气冲冲地离开了医院。

皮正宽让李梅梅去追妈妈,李梅梅摆摆手,开玩笑说:“她用背影默默地告诉我们,不必追。”这句话,出自李梅梅前几天给皮正宽读的《目送》。龙应台在那篇文章中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心灵相通的感觉是如此美好。但短暂的幸福之后,皮正宽仍固执地劝李梅梅不要再来照顾他。可他越是这样说,李梅梅越是不愿意离开。接下来的几天,皮正宽对李梅梅出奇地冷淡,她将一杯水送到他嘴边时,他竟猛地用手一推,将玻璃杯撞碎在地上。

妈妈走了,大刘也回单位了,28号病床边只剩下李梅梅一个人。她没想到,照顾陪护瘫痪病人的日子如此之难。最难的是皮正宽大小便。刚开始几天,皮正宽时不时对李梅梅说:“你先出去,我有事儿。”当初李梅梅还以为他又要赶她走,后来才得知“他‘有事儿’了,就是要‘方便’了。”

一次,皮正宽实在憋不住了,把尿撒在了床上。李梅梅觉得,既然自己决定留下来照顾他,为什么还要因为羞涩而让他这么受罪呢?第二天上午,皮正宽难再次赶她出去时,李梅梅红着脸问:“是不是‘有事儿’了?”在她连续追问几遍之后,皮正宽终于红着脸点了点头。李梅梅不由分说地扶着他侧过身子,提着尿壶,把脸侧向一边,颤抖着手,摸索着伸到了床单下面……完事以后,皮正宽流泪了,李梅梅也流泪了。李梅梅埋怨自己既然心甘情愿地为他做这些,就应该做好,可自己却因为害羞而让他失望。其实,当李梅梅的手第一次触摸到他的“那个部位”时,已经完全放下了少女的矜持与羞涩。

人心都是肉长的,天天为你无私付出,即使是块冰,也能被融化掉。皮正宽内心波澜起伏,多好的女人啊,只怪自己的命苦,拖累了她啊!可是,我能为她做点啥呢?无眠的夜晚,他辗转反侧地思索着,最终决定,在李梅梅生日那天,一定送她个礼物。但送衣服,要到商场试穿,他又下不了床,于是萌发出折一千颗星的念头,他悄悄请人帮忙买来七彩纸和漂亮的瓶。他那时觉得:一片真情是一千颗星。我叠一千颗纸星,连同我自己全部都装进去那个瓶子里。

8月26日晚上,李梅梅照例来给皮正宽送饭。“今天是你生日,我送你一个礼物。”皮正宽深情地说。

“我都忙忘了,你真有心,还能记住我生日。”当李梅梅打开盒子看到这么多的星星,再也掩饰不住女人的羞涩,在皮正宽脸上深深一吻。爱不在于山盟海誓的誓言,一个平凡的举动就足矣。从那一刻起,李梅梅就决定和皮正宽厮守一生。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李梅梅从医生那里知道,按摩能打通血液循环,让肌肉恢复活力。于是,她专门拜了一名盲人按摩师,学习按摩技术。查穴位、学手法、通经络,那些非常专业的技术,硬是让李梅梅在摸索中基本掌握了。

第一次动手尝试着给皮正宽按摩时,李梅梅掀开他的被子,发现他皮正宽的腿部肌肉严重萎缩,跟死面疙瘩差不多,摸起来又冷又硬,没有一丝热乎劲儿。她去请教按摩医生,原来冰冷是因为血脉不通。于是,为了舒经活血,李梅梅坚持为他装热水袋,每天给他泡脚。

为了锻炼皮正宽的腿部力量,李梅梅抱着他的腰开始练站立。她这一个弱女子,抱起一米八的的皮正宽,需要多大的力量啊!刚开始,李梅梅还真抱不起来,她就拿两把椅子,让他双手支撑着,李梅梅跪在地上,扶着皮正宽的腿脚,左脚挪完挪右脚,一点一点地前进、一公分一公分地挪动。常常是皮正宽累得是满头大汗,而李梅梅却伏在地上累得腰酸背痛。两颗年轻的心,就在这一步一步的挪动中慢慢靠近……

一天晚上,李梅梅在为皮正宽泡脚时,忘了加凉水。她挪动着皮正宽的左脚伸进热水盆里,“烫死我啦?!”皮正宽大叫一声,左脚也下意识地反跳了一下,李梅梅连忙把他的腿搬了出来。两人面面相对,愣了一阵后,突然抱在了一起,“有反应了,有反应啦!”

600多个日日夜夜的付出,终于换回了这个小小的反跳动作。两人抱头痛哭,这一次希望的火焰,点燃了皮正宽的信念之灯……

在李梅梅的百般呵护下,2002年9月,皮正宽已经能借助步行器“行走”了,一步、两步、直至20步。这样的恢复情况,连医生都惊叹!而用皮正宽的话说,“即使真是创造了奇迹,也是李梅梅给了我最大的支撑。今天我站起来的不是自己的腿,而是她的爱!欠她的情,今生今世也还不清!”

然而,他们之间始终有一个不能不谈的话题,那就是“妈妈”。一年多了,刘桂芝没有再来医院看过皮正宽一回。李梅梅给她打电话,也是一拨通就被挂掉。

妈妈真的不能原谅我们吗?一想到这个,皮正宽心里就满是内疚,李梅梅心里也万分委屈……

再遭厄运时,人生转弯处有慈母温暖的怀抱

皮正宽基本具备出院疗养的条件了,为了出院后能更好地照顾皮正宽,李梅梅决定和他结婚。但结婚毕竟不是两个人的事儿,更何况,他们俩现在就只有刘桂芝这一位老人,李梅梅的妈妈也只有李梅梅这一个女儿,而且是孀居20多年带大的一个女儿,他们怎么能不顾及老人的感受就结婚呢?于是,李梅梅请来司机大刘照顾皮正宽,买了妈妈爱吃的水果回了趟家――这是她辞职并和妈妈闹翻后,第一次回家。

李梅梅才进小区,就被邻居看见,打电话通知了刘桂芝。结果,李梅梅出了电梯要开门时,才发现门已经被反锁了。任她怎么叫“妈妈”,刘桂芝就是不开门。李梅梅没有办法,站在楼道里大声告诉妈妈,自己要和皮正宽结婚。说完,又等了半天,见屋里没动静,只得转身离开。

没有拿到户口本,不能去办理结婚手续,怎么跟皮正宽说呢?李梅梅哭了一路、想了一路。进了医院后,她擦干泪、搓搓脸,像往常一样走到皮正宽面前,接替司机大刘照顾皮正宽。大刘离开病房后,皮正宽迫不及待地问:“见到妈妈没?妈妈怎么说?”李梅梅笑着说:“妈妈和张阿姨她们出门旅游了,家里没人。”看到皮正宽不相信的样子,李梅梅又说:“我们先举行婚礼,等妈妈回来,拿到户口本,再去登记。”皮正宽听到李梅梅这样说,很是诧异:“为什么?”李梅梅笑着说:“这样,出院以后,我们就能真正在一起了。”

于是,办理出院手续前,皮正宽和李梅梅就在医院附近的小出租屋里举行了一场再简单不过的婚礼。参加婚礼的有医院的医生、护士,也有李梅梅的同学和皮正宽的同事。婚礼结束后,李梅梅把照片用手机传给了妈妈,但刘桂芝既没回电话,也没回短信。李梅梅很失望,却把苦楚一个人压在心里,没有告诉皮正宽。

两个人“婚后”的日子平静而恬淡。邻居们并不知道皮正宽和李梅梅没有领结婚证,不仅都把她们当夫妻看,而且对李梅梅不离不弃的爱情充满了敬意。

但这种宁静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2003年5月,皮正宽突然发现自己常常恶心、呕吐、心慌、胸闷。最初,并没当一回事儿,还和李梅梅开玩笑说,这些都是她才该有的症状,怎么跑到一个大男人身上了?李梅梅晓得皮正宽是在暗示她怀孕,也没往深处想。可之后没几天,皮正宽的症状越来越明显,而且眼皮、双腿也莫名其妙地水肿起来了,这下子李梅梅不敢掉以轻心了,带着皮正宽去了社区卫生所。

在社区卫生所,大夫检查了一番说,皮正宽可能是肾脏出问题了,需要到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李梅梅一听这话着急了,立即把皮正宽又送回了以前为皮正宽疗伤的那家医院。医生根据皮正宽的症状,经过全面的检查后,表示现在皮正军的肾病已经很严重了,肌酐已经高达1035μmol/L,必须立即住院治疗,不然的话,继续发展下去,他的肾脏就会完全废掉,到那时候,皮正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一直做血液透析,再就是换肾!

李梅梅听了医生的话,顿时呆若木鸡。她仔细地想了想,觉得这也许就是命运带给她这辈子的使命吧,既然选择了皮正宽,就要和他同命相连。她在医生的协助下,尽可能地用平静的语言,把这个现实告诉了皮正宽。但刚刚能够“站起来,走几步”、正沉浸在新婚和将要恢复生活自由的向往中的他,仍一下子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原以为自己可以站起来,慢慢地可以为亲爱的人减轻负担、可以为亲爱的人做点儿什么,但最后,自己却还是个负担,而且还有可能变成一个两个人都无法承受的负担,皮正宽再一次彻底绝望了!

因为出现症状时,皮正宽的肾病已经很严重了,医生建议他到肾病专科医院接受治疗。皮正宽和李梅梅也没有多想,就稀里糊涂转院到当地一家比较有名的医院肾内科,一住进去,就被诊断为尿毒症,开始接受透析治疗。对肾病知识了解不多的他们,以为皮正宽的病做一两次透析就能治好。但一开始每周一次,到后来每周两次,就这样治疗了两个月后,皮正宽的肾病不但没有起色,身体也垮了下来。李梅梅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皮正宽出车祸受伤住院以来,尽管他所在的物流公司承担了全部的医疗费用,但他们俩都停止了工作,她和皮正宽的以前的积蓄,已经全花光了,原以为皮正宽出院后,他们很快就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没想到,不仅她无法出去找工作、挣钱补贴家用,还必须继续照顾皮正宽!一时间,房租、药费、生活费,像三座大山,压得李梅梅喘不过气来。

不仅仅是她,还有皮正宽。或者说,皮正宽比她更痛苦。他很清楚自己和李梅梅虽是事实上的夫妻,却并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两人即便随时分开,也是不需要走任何法律程序的。于是,皮正宽选择了用一切他能采取的手段,让李梅梅离开自己。他甚至很后悔,自己当初就应该和刘妈妈站在一起,果断地拒绝李梅梅的爱情……

皮正宽不但日渐一日地颓废下去,而且,心情不好的时候,还对李梅梅的态度前所未有地恶劣,动不动就态度粗暴地赶她走。就这样,原本就已经被生活逼到了死角的李梅梅,连最后的爱情防线也坍塌了,她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全身心付出换来的却是皮正宽的临阵退缩,她不明白皮正宽当初为了救人猛打方向盘的勇气去了哪里――当两个人的爱情被内心质疑时,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脆弱不堪。两个年轻人曾经看起来很美的生活,从精神的天堂,很快坠入了现实的地狱。

然而,刘桂芝似乎命里注定是皮正宽的救星。当皮正宽受了重伤、瘫痪在床上对未来绝望时,她带着天使般的女儿,出现在皮正宽的生活里;当两个年轻人一起陷入绝望,茫然无助地在绝症的再次重击下,在和好还是分手之间艰难地抉择的时候,一直“隐身”的刘桂英再次来了。

做母亲的,哪有不疼爱女儿的?对刘桂芝而言,当初让李梅梅结识皮正宽的原因,的确是为了女儿能走出失恋的阴霾、进而积极地生活,安全没有想到她会爱上那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废品女婿”――她见过女儿的前男友,自以为了解女儿选择对象的品味。却不想,自己哪怕断绝母女关系都无法让她回头、扣下户口本也无法阻止他们结婚!但仔细想想,自己当初不是也因为皮正宽舍己救人而感动吗?皮正宽要是好手好脚,也的确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啊!眼见着女儿已经把生米煮成熟饭,当娘的就算是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也只好认命了。所以,那些日子虽然她没有和女儿联系,但却时刻关注着女儿。只要女儿的日子过得舒心,她又何必去打扰呢?

但得知皮正宽患了尿毒症之后,刘桂芝坐不住了。她找到皮正宽治疗肾病的那家医院,先去找医生咨询了皮正宽的病情。临进病房时,她又犹豫了。说好断绝母女关系的,现在又上门,刘桂芝面子上还有些下不来。但为了女儿的幸福,她还是硬着头皮去了。敲开门,看到女儿蓬头垢面的样子,刘桂芝的心都要碎了,她一手拉着女儿、一手拉着皮正宽,老泪纵横。

刘桂芝从钱夹里掏出一张银行卡,只说了一句:“梅梅啊,你怎么瘦成这样啦?”李梅梅就“哇”地一声,扑在刘桂芝的怀里,哭了个昏天黑地。一年多来所受的委屈,全都随着泪水,洒在了在母亲的怀抱里。

皮正宽接过刘桂芝递过来的银行卡,含着泪水叫了一声“妈妈”,也捂着脸,像个孩子那样抽泣起来。毕竟血浓于水,一家人哪有解不开的疙瘩?更何况妈妈是自己最危难的时候出手救自己呢?李梅梅虽然不后悔和皮正宽的爱情,但还是给妈妈道歉,请她原谅自己的不孝。

“我要是怪你,就不会来了。”刘桂芝抚了抚女儿的头发,接着说:“既然正宽又添了新病,啥都别说了,想办法治病吧……”

从医院里回去后,刘桂芝就发动一帮老姐妹帮她找治疗尿毒症的好医院。可找来找去,最终还是她自己在电视台看到了一则关于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报道……

潍坊复能肾病医院千里访名医,重疴康复后母亲为你们补上迟来的祝福

刘桂芝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期节目,是郭院长在一个名为《健康之路》的栏目中,所做的专家访谈。

从郭院长的讲解中,她了解到人患了肾功能衰竭后,按照他创立的“复能肾医”的治疗理念以及理念指导下的治疗方法,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能够摆脱血液透析,更不用说肾移植了。

一心牵挂着皮正宽病情的刘桂芝,悄悄记下了医院的地址,把家里的事儿安顿了一下,就坐上了驶往山东的火车。

一天多的辗转奔波后,刘桂芝终于赶到了潍坊。恰好,平时经常到外地做学术交流的郭教授,那几天没有出去。刘桂芝在医院里费了不少的周折,终于见到了郭教授。

刘桂芝语速极快地把女婿皮正宽的情况大致给郭教授讲了一下,见证过人世间诸多大喜大悲的潍坊复能肾病医院郭教授,被皮正宽危急时刻、舍命救人的情操感染了。得知他先是腰部以下瘫痪,继而又换上尿毒症的不幸命运后,惋惜地说:“小皮的病,被耽误了。如果治疗得早一些,依照‘复能肾医’理论修复肾脏原有生理功能的疗效,也许他的病还不至于迁延到需要血液透析的地步……”

然而,由于刘桂芝来得匆忙,只能把她从成都当地那家医院医生的口中问到的情况详细地说给郭教授,没把皮正宽的病理检查报告带来,所以,郭教授出于医者的严谨,无法对皮正宽当时的病情做出预后判断。不过,他立即在办公室里打电话叫来了专家许大夫,让他负责接待刘桂芝。并再三交代,如果皮正宽转院到他们那里的话,不管他是否在家,一定要全力救治这位令人敬佩的好青年,要集合全院的专家,认真会诊,按照“复能肾医”的治疗理念,制定出一个完善的治疗方案,经他过目后,再给予实施。

郭教授的话,让刘桂芝吃了颗定心丸。她又在医院里呆了两天,悄悄走访了十来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肾病患者,了解到郭教授创立的“复能肾医”理论确实在治疗各种肾病方面,取得了异于其他治疗方式的疗效,这才买了张火车票,返回了成都。

再次在病房里见到女儿和皮正宽之后,刘桂芝气都没顾上喘一口,就把自己去潍坊的经过讲了一遍,并把郭教授的话告诉了他们。李梅梅没想到妈妈为他们做了这么多,心里感动之余,忙上网查找潍坊复能肾病医院的资料,发现其采用的是打破传统的治疗模式,独辟蹊径,辨证施治,从肾脏内部结构出发,通过肾区局部透药治疗使中药成分源源不断的通过经络渗透入肾脏,排除肾脏的破坏性物质,改善肾脏功能。

带着最后的希望,母女俩历经千辛万苦,把行动不便,而且双下肢重度水肿的皮正宽带到了潍坊。但却没有想到,入院一检查,他的血肌酐仍达1000μmol/L多,体重因为水肿已经达到了80公斤,而且贫血也很严重。

许医生当即根据郭院长的吩咐,首先为皮正宽做了全面检查,接着就各方面的检查结果,会同全院专家会诊后,最后决定:不能把皮正宽的血液透析立即停下来。

李梅梅和皮正宽对医院里的这个治疗方式不能接受,觉得医院和医生骗了他们――他们之所以奔波千里,从成都到潍坊,就是冲着能够不透析、不换肾而来的,一入院,医生仍然要给皮正宽做血液透析,那这和在成都治疗,还有什么区别?

但在而此时,饱经世事的刘桂芝却格外冷静,她认为医院经过会诊后所做出的决定,肯定是有他们的道理的。因此,她耐心地劝女儿和皮正宽要他们认真听许医生把话说完。许医生耐心地解释说:“您目前的病情较为凶险,不透析随时有生命危险,我们透析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你的心肺功能和身体状况,为肾脏减轻负担,从而为治疗你的肾脏创造足够的治疗时间。你治疗肾脏的时间有了,才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虽然你的透析不能马上摆脱,但是按照‘复能肾医’理论框架下的治疗原则,通过透药治疗将中药成分逐渐渗透到你的肾脏,你的肾脏能够自主排泄代谢产物了,按照你目前的检查结果,你的病情好转,是完全有希望的。”

许医生的一席话,刘桂芝其实并没有听懂,但粗通医理的李梅梅却听懂了。经她一解释,皮正宽才真正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更重要的是,这次有妈妈刘桂芝在身边,他感觉踏实多了,心情也好多了。于是,就安下心来,配合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开始了正式治疗……

一转眼,20多天时间就过去了。随着治疗的一步步进展,皮正宽全身水肿的症状逐渐消失了,渐渐地觉得身上也有力气了,贫血问题也改善了。这样的治疗效果,让皮正宽和李梅梅又对未来竖立了坚定的心念……

在皮正宽在医院治疗的那段时间内,刘桂芝也没有回去。她在附近租了一间房,置办了一套简单的炊具,每天按照复能肾医“十大标准”中的“饮食标准”,为女婿皮正宽悉心地做好一日三餐,再送到医院,经过许大夫首肯后,再送到皮正宽的病床前……

那段日子里,李梅梅不止一次地说:“妈妈老了,白头发越来越多了……”每次说这些话时,眼里都闪烁着泪光。

经过三个多月的悉心治疗,皮正宽的身体恢复了很多,具备了出院条件。于是,他们按照许大夫的叮嘱,带着三个疗程的药物,出院回到了成都――不是回出租屋,而是回家,回到了刘桂芝所住的那个家里!

在那个温馨的家里,皮正宽通过电话和网络,在许医生的指导下,在刘桂芝和李梅梅的尽心照顾下,又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皮正宽到当地医院一化验,血肌酐降到了400μmol/L,后又经过进一步的调理,到了2005年3月,他的血肌酐指标完全恢复了正常,尿常规化验,也大大好转。

拿到化验单那天,正好是皮正宽和李梅梅“结婚”两周年纪念日,就在他们不知道如何跟妈妈解释的时候,刘桂芝什么都没说,只是把户口本给了女儿。李梅梅和皮正宽明白妈妈的意思,高兴地“补办”了结婚证。

两个人高高兴兴地拿着那两张迟来的大红结婚证从民政局返回家里时,却发现刘桂芝居住的那个家属楼上,从楼门口、楼道里一直到他们家里,到处贴满了红底金字的大“�”字,他们那个小小的两居室里,也聚满了亲朋好友。原来,刘桂芝早两天就通知了家里的亲戚朋友,要给女儿、女婿补办一个婚礼。看到女儿得知内情、一脸惊喜的神色后,刘桂芝叹了一口气说:“我就你这一个女儿,你爹不在了,我不能让他埋怨我。我得把你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大酒店里,当所有的亲朋好友端着酒杯,向他们送上一句接一句的祝福时,皮正宽和李梅梅,一直泪盈眼眶……

那场“迟来的婚宴”结束之后,一家三口人就过起了看似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日子:第二年,身体情况大大好转的皮正宽和李梅梅生下了女儿妞妞,刘桂芝“升级”当了外婆,成了全家的后勤部长;第三年,皮正宽又返回物业公司当了资料员,不用再跟车往全国各地跑了,李梅梅也在一家制药公司找到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2013年9月,他们的小妞妞上小学了。在送孩子进学校报名回来后,等候在家里的刘桂芝看着小两口一脸幸福的样子,忽然想起了什么,带上老花镜,找出一个小电话簿翻了一阵,对小两口说:“孩子都上学了,你们给潍坊复能肾病医院郭教授打个电话报个喜吧,顺便也把正宽近段时间的身体状况给郭教授说一下,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没有……”

于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郭教授,就接到了那个八年多前,在他的医院里治疗过的患者的报喜电话……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