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白细胞中70%为粒细胞,是主要的抗感染细胞,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后果是易发生严重的感染。一般而言,白细胞的最低值在1×109/L以上时不易发生感染,但如果白细胞在1×109/L以下达一周以上,或粒细胞在500/mm3以下持续5天,即可发生严重的感染。
(一)感染的综合因素 1粒细胞减少和功能障碍:粒细胞减少是发生感染的最主要因素,而且感染的发生率与粒细胞减少程度及其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放化疗的骨髓抑制极易导致粒细胞减少,大剂量化疗尤其是骨髓移植前的超致死量的放化疗的预处理常使粒细胞降至“零”。当成熟中性粒细胞<0.5×109/L时,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当粒细胞降至0.1×109/L时,严重感染及败血症极易出现。
2其他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大剂量的放化疗不仅可导致粒细胞下降,而且也可使淋巴细胞减少,进而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尤其是在骨髓移植后细胞免疫和体液持续较长时间低下;化疗方案中的糖皮质激素也可使T、B细胞功能减低,此外,还可以使巨噬细胞功能、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减低,易导致细菌及真菌感染。
3消化道粘膜损伤:大剂量化疗后对消化道粘膜损伤较重,常导致口腔及胃肠道粘膜损伤及溃疡,细菌及真菌易透过粘膜屏障进入体内而致病。
4菌群失调:在正常情况下,有些微生物机体在皮肤及粘膜(口腔,胃肠道)表面形成正常菌群,它们的许多成员似乎能产生一些抗菌物质(细菌素),它们也能相互竞争正常营养物质而相互制约,一般对宿主无害。
大剂量反复化疗使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严重感染使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时,常导致免疫功能失调,造成二重感染。二重感染 也是很危险的现象,因为引起新感染的微生物大多是肠道杆菌、假单胞菌属、念珠菌属或其他真菌类,现有的抗生素治疗该类微生物较为困难。
页次:[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