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肿瘤 >> 血液循环系统 >> 白血病 >> 病因病理 >> 正文

白血病,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


日期: 2006 - 09 - 28   作者:   来源: 放心医苑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中医病名

    急劳,热劳,虚劳,血证,髎积,温病等。

    定义及释义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中的一种恶性疾病或称为血癌。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任何一系列白细胞广泛的异常增生,并向全身各组织、脏器浸润。破坏。在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有质和量的改变,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并伴有幼稚细胞增多。由于异常白细胞增生而影响造血组织的正常造血。临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病 因

    中医病因

    白血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其内因为正气不足,而先天已有“胎毒”内伏,加之复感外邪瘟毒所致。《内经》中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导致外感,内外合邪而致病。

    西医病因

    白血病的病因比较复杂,迄今尚未被完全认识,其病因是非单一因素所引起的。目前认为与

    1.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能诱导致白血病

    2.化学因素  凡能引起骨髓不良增生的化学物质都有致白血病的可能,尤其是苯及其衍生物对造血组织有抑制作用,并可引起白血病,细胞毒药物尤其是烷化剂等可引起继发性白血病

    3.遗传因素  有的遗传疾病和免疫缺陷征患者易发生白血病,如先天愚型约占20%可发生白血病,其它如范尼克贫血、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以及骨发育不全等遗传缺陷者也有发生白血病的报道。

    4.病毒因素  目前已有较多的证据证实,白血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在电镜下大多呈C型形态。逆转录病毒是RNA病毒,当逆转录细胞浆,去掉被膜后释放出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病毒RNA为模板,转录为互补DNA(即前病毒DNA)再经过DNA依赖性的DNA多聚酶作用,形成前病毒DNA。前病毒DNA能整合于宿主细胞的DNA内进行复制,但不影响宿主细胞的生存。

    流行病学

    急性白血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据统计白血病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六位到第七位,约为3~4/10万人,其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者占70%以上,其中又以急粒占首位,次为急淋和急单。

    病机探微

    由于正气虚弱、先天“胎毒”内伏又复感邪毒,由表入里致脏腑受邪,骨髓受损。邪毒耗气伤阴,阴虚内热,内热熏蒸,热伤脉络,迫血妄行,气耗日久致气虚脾弱,气不能摄血,脾虚不能统血,也可发生出血诸症:鼻衄、齿衄、肌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妇女可见崩漏等。由于正气不足,瘟毒、邪毒反复侵袭营血,血热炽盛,阴伤血败,见高热不退,故有“热劳”、“急劳”之称。病邪久恋不去,气血更虚,故面色苍白,乏力气短,心悸头晕,懒言嗜卧动则汗出,舌质淡、体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气为血之帅,气行血则行,气虚则血行不畅,日久则气滞血瘀或脉络瘀阻结于胁下等形成髎积,推之不移,临床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等。白血病的整个疾病过程中,正邪的分争贯彻其始终。若邪毒由盛而衰,正气由虚而渐复,则疾病得以缓解。若外邪亢盛,日久不见平复,营血继续内耗,而致阴虚,阴虚则生内热,故两颊红、乙烦热、手足心热、口渴欲饮、夜间盗汗、舌质微红、脉细数等。由于热伤气损阳,久之阳气耗之愈甚而致阳虚。阳虚则外寒,四肢冷凉,喜暖踡卧,自汗出,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若正气仍不能机转,邪仍不去,病情则进一步恶化,气血阴阳虚甚,最后导致阴阳两竭而死亡。总之本病的发生发展有虚有实,是虚实夹杂、正邪分争,复杂的病理过程。

    病理生理学

    白血病的病理主要表现有白血病细胞的增生与浸润。非特异性病变则为出血及组织营养不良和坏死、继发感染等。白血病细胞的增生和浸润主要发生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但也可出现在全身其它组织中,致使正常的红系细胞、巨核系细胞显著减少。骨髓中可因某些白血病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而呈灰红色或黄绿色。淋巴组织也可被白血病细胞浸润,后期则淋巴结肿大。有50%~80%白血病死者有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改变。常见者为血管内白细胞郁滞、血管周围白细胞增生。其它最常发生白血病浸润的脏器是肾、肺、心脏及胸腺、睾丸等。总的看来,急性白血病浸润组织脏器比较集中而且严重,破坏组织能力较大。白血病在疾病过程中,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多见于造血组织、皮肤粘膜、心包膜、脾、胃及中枢神经等。其出血常发生在有白血病细胞浸润的基础上。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出血,梗死及全身代谢障碍,局部或全部组织可有营养不良与萎缩,甚至坏死等。近年来由于大量化疗药物和抗生素的应用,其尸检病理变化有新的表现,白血病细胞崩解浸润消失,出现了纤维蛋白渗出,组织细胞吞噬,继而纤维化。骨髓可出现萎缩或纤维化,某些霉菌、原虫的感染增多,药物引起的病变增多。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1)气血(阴)两虚为主:

    证候:以血虚、气虚为主,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疲乏无力,手足心热,自汗盗汗,舌质淡,脉象细数。

    证候分析:面色苍白乃血液亏少表现,头晕心悸,属血不养脑、血不养心所致,血属阴,血少则阴亏,阴虚则生内热、阴虚盗汗。气属阳,气虚则疲乏无力,阳虚则自汗。(2)热毒炽盛为主:

    证候:以发热为主,往往感染灶不明显,面赤,口渴思冷饮,周身不适,伴有贫血、轻度出血、胸骨压痛或肝、脾稍肿大,大便结,小便黄,舌苔黄少津,脉数或弦数。

    证候分析:发热乃邪毒所致,外感邪毒后,正气与之相争,发热又是邪气与卫气相争的表现,热伤阴耗气,故口渴思冷饮,便结溲黄,周身不适。邪郁于内,故胸骨压痛,肝脾肿大等症出现。(3)热毒入血:

    证候:以出血症状为主,发热轻或重,有齿衄、鼻衄、皮肤瘀斑,甚者唇舌有血泡,咯血、吐血、便血、崩漏、中风,或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舌质红绛,苔薄黄,脉细数。

    证候分析:出血可由外感、内伤等多种原因所致,本病出血多由邪毒入血而发热,火热熏灼,迫血妄行,而致周身多部位出血。(4)瘀血痰咳:

    证候:面色晦暗,皮肤甲错,痛有定处,肝、脾、淋巴结肿大,伴有低热,贫血或轻度出血,舌质暗有瘀斑。脉象涩或弦数。

    证候分析:上述诸症属一派瘀血症候。由于邪毒阻塞脉络,血行不畅,致血瘀内停所致。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

    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1)细胞形态学分型

    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骨髓中原粒细胞(Ⅰ+Ⅱ型)≥90%(非红系细胞),早幼粒细胞很少,中性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

    ②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分为二型:  1)  M2a:骨髓中原粒细胞(Ⅰ+Ⅱ型)>30%,  <90%(非红系细胞),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2) M2b:骨髓中异常的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30%。

    ③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非红系细胞),其胞核大小不一,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可分为二亚型: 1)粗颗粒型(M3a):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甚或融合。2)细颗粒型(M3b):嗜苯胺蓝颗粒密集而细小。

    ④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依原粒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以下四种亚型:1)  M4a: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和单核细胞>20%(非红系细胞)。  2)  M4b: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20%(非红系细胞)。3)  M4c:原始细胞既具粒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者>30%。4)  M4EO:除上述特点外,有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