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肿瘤 >> 女性生殖系统 >> 乳腺癌 >> 治疗方法 >> 正文

乳腺癌,基础研究开辟乳腺癌治疗的新天地


日期: 2006 - 09 - 27   作者:   来源: 放心医苑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一种通过阻断“HER2/Neu”蛋白的生物治疗
  以往乳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4种方法: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而最近,国外的医学科学工作者们在对一种被称作HER2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研究中,惊喜地发现通过抗HER2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显著的抑制有这种蛋白高度表达的人类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从而为乳腺癌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即生物治疗。

  赫赛汀(Herceptin)即人类的抗HER2单克隆抗体,它作用于乳腺癌细胞的HER2-Neu表面蛋白,干扰癌细胞的生物学进程,最终致其死亡。因此赫赛汀(Herceptin)的主要适宜人群是HER2过度表达(免疫组化3+或者荧光原位杂交FISH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而该人群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20~30%。目前有关赫赛汀(Herceptin)用于临床的三个Ⅰ期临床试验(H0407g、H0452g、H0453g)已经完成。正如在临床前期的动物实验所示的那样,这些研究中没有发生与赫赛汀(Herceptin)有关的严重毒性反应。而在一项较大规模的有多个国家参与的Ⅱ期临床试验(H0649g)中,采用赫赛汀(Herceptin)单药治疗既往用过1或2种细胞毒性药物化疗而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结果总缓解率为1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8个月,且所有患者对赫赛汀(Herceptin)的耐受性均较好。

  对于赫赛汀(Herceptin)的临床前研究已经证实,许多化疗药物与赫赛汀(Herceptin)之间存在着增强和/或协同的治疗作用。首先发现的是顺铂或卡铂与赫赛汀(Herceptin)具有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导致联合用药后对HER2阳性细胞的细胞毒性杀灭作用呈对数式增强。另有一些临床前期研究也证明赫赛汀(Herceptin)与多西紫杉醇具有协同作用,而与紫杉醇有疗效相加作用。


  已经完成的几项Ⅱ期临床试验表明赫赛汀(Herceptin)与化疗联合用于HER2高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获益及安全性。H0552g试验证实每周静脉注射赫赛汀(Herceptin)联合每4周一次的顺铂治疗使25%的患者达到部分缓解,25%达到轻微缓解或疾病稳定,客观缓解率比预期单用顺铂治疗要高,但毒性反应并不比预期的严重。2002年ASCO会议上报道了美国M. D. Anderson肿瘤中心的一项关于每周应用多西紫杉醇与赫赛汀(Herceptin)联合方案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总缓解率达到67%,而在血清脱落HER2细胞外成分(ECD)水平升高者中的总缓解率达到76%(低水平者仅为33%),因此提示后者有望成为新的基于赫赛汀(Herceptin)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乳腺癌国际研究组(BCIRG)开展了两项有关赫赛汀(Herceptin)与多西紫杉醇和铂类制剂三者联合应用的Ⅱ期临床试验(BCIRG101和102),结果赫赛汀(Herceptin)+多西泰素+顺铂/卡铂的总缓解率为76%/71%。

  目前有关赫赛汀(Herceptin)联合化疗的Ⅲ期临床试验大多数都在进行之中,仅有一项由多个国家参与的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H0648g试验)已经报告了结果。共有469例HER2高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入组了该试验,她们被随机的分为接受标准剂量的化疗(阿霉素加环磷酰胺方案或者紫杉醇)以及化疗加赫赛汀(Herceptin)联合治疗。结果加用赫赛汀(Herceptin)组的患者总缓解率较对照组缓解率提高23~3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延长了3个月,2年总生存率也有显著提高。

  总之,赫赛汀(Herceptin)是第一个在乳腺癌中显示有切实疗效的生物治疗手段,也是人类将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的典范之作。赫赛汀(Herceptin)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当它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时可以明显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