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肿瘤是呼吸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分为支气管类癌、腺样囊性癌和粘液上皮样瘤,支气管腺瘤是怎么引起的?下面介绍其具体原因及病理改变。
1、支气管类癌
支气管类癌(bronchial Carcinoid)又称类癌型腺瘤(Carcinoid adenoma),占原发性肿瘤的1%~7%,占支气管腺瘤的80%~90%。好发于大的支气管。来自支气管壁的kulchitsky细胞。80%为中央型,只有1/5发生在亚段以下的周围支气管。肿瘤倾向于向支气管粘膜下生长。若向管腔内生长,则多形成表面光滑、血管丰富的息肉样肿块,阻塞管腔,引起阻塞肺气肿、肺不张或肺炎,甚至肺脓肿;若向管壁内、外生长,则可形成典型的哑铃状肿块。本瘤多数有完整的包膜,切面呈灰白色或淡红色,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清楚,易与肺剥离。亦可突破包膜呈浸润性生长。镜检:瘤细胞小,呈立方或多边形,大小一致,成群聚集,呈索条状排列或腺管样排列。胞浆丰富,嗜酸性,浆内含有深黑色嗜银颗粒,相当于电镜所见的神经分泌型颗粒。颗粒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导致类癌的异位内分泌症状。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楚,核分裂象罕见。瘤组织的间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时发生玻璃样变、淀粉样变、钙化,甚至骨化。约有10%支气管类癌呈不典型生长。细胞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核多形性,分裂象增多,常见坏死。不典型类癌患者70%有局部淋巴结、肝或骨转移,而典型类癌远处转移率低于5%。
2、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原称圆柱瘤(cylindromas),占支气管腺瘤10~15%。发生于气管或隆凸,及大支气管。沿管壁浸润生长,可侵犯周围的组织和器官。极少呈息肉样生长,可阻塞支气管腔。切面呈灰白色。镜检:细胞浆稀少,细胞核色深而规则,体积小的基底细胞样上皮细胞的实质性或分叶状细胞巢及细胞索。在细胞索内及周围有透明基质沉积。瘤细胞交错排列成圆柱或管状。内含糖原染色(PAS染色)阳性的上皮细胞粘液。核分裂象较类癌多见。其恶性程度是腺瘤中最高的。可局部浸润,也可向远处转移至肝、肾等器官。
3、粘液上皮样瘤
粘液上皮样瘤(mucoepidermoid tumor)是源于大支气管的粘液腺,是种罕见的肿瘤,约占支气管腺瘤的2%~3%。一般呈无蒂的支气管内肿块生长,可阻塞管腔并侵犯局部。切面见多个充满粘液囊腔。镜检见角化细胞、分泌粘蛋白细胞及中间型或过渡型细胞组成瘤。组织学:分化高的肿瘤较多见,界线清楚,向外部生长,核小而规则,胞浆丰富,无有丝分裂象的细胞;杯状细胞多,腺腔形成突出;过渡型和鳞形细胞罕见。分化低的肿瘤较为少见,界限不清,向内生长,有局部坏死,细胞核大而多形,胞浆稀少并进行有丝分裂;杯状细胞和鳞形细胞罕见,腺腔形成少见;过渡型细胞多;具局部侵蚀,也可恶变。
支气管腺瘤是怎么引起的?以上文章做了详细的解答,了解了其具体原因及病理改变后可更做更准确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