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沙眼包涵体结膜炎衣原体的D-K 型即包涵体结膜炎衣原体感染所致的结膜炎,主要以性接触及产道途径传播,潜伏期1-3周,多双眼受累,无全身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分为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和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 患者主要为青年人,主要由生殖泌尿系统感染物感染眼部;或通过被污染的游泳池及浴池水源感染。潜伏期为3-4天,可以双眼同时感染或先后感染。感染初期表现为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水肿,粘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内可查见大量中性粒白细胞,结膜上皮细胞内可见包涵体。患侧耳前淋巴结肿大。一周后结膜出现滤泡,以下睑穹隆部为主,也可出现在泪阜和半月皱襞,病情迁延时可有乳头增生。3个月-1年内炎症消退,结膜不留瘢痕,无角膜血管翳。
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 又称为新生儿包涵体性脓漏眼。是西方国家常见的新生儿眼病之一。尚未见到我国的有关统计数字。多在新生儿经母亲产道时感染,潜伏期为5-14天,多双眼受累,眼睑轻度肿胀,多量粘脓性分泌物,睑结膜充血水肿明显,常导致患儿畏光。睑结膜浸润增厚,乳头增生,在出生2-3月内无滤泡形成,结膜刮片可查见包涵体,严重者可出现假膜,与淋球菌性结膜炎相似。周边角膜可受炎症侵及,出现上皮下的浸润,一般不产生角膜溃疡。耳前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中耳炎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炎症转为慢性时,有滤泡形成,一般3个月-1年内消失,除有假膜形成者外,不留瘢痕,无角膜血管翳。
【诊断】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诊断,结膜刮片有助于诊断及鉴别淋球菌或其它病原体感染。
【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0.1%利福平或15%磺胺醋酰钠点眼,晚上涂四环素眼膏或红霉素眼膏。
全身治疗:成人口服四环素250毫克,每日4次或强力霉素100毫克,每日2次,疗程3周。孕妇、哺乳期妇女可服用红霉素250毫克,每日4次,共2周,小儿口服红霉素12.5毫克/kg。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应该注意其性伙伴的检查与治疗;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应对其母亲进行检查与治疗。
【预防】加强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积极治疗孕妇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红霉素0.5克,每日4次,治疗2周),以降低新生儿的感染。新生儿出生后即用0.5%红霉素眼膏涂眼,有较好的预防性治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