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亚健康 >> 亚健康治疗 >> 正文

中医原则(1)


日期: 2007 - 02 - 25   作者:   来源: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所谓养生原则,就是在养生活动中必须掌握和遵循的一些基本法则。主要的养生原则有:调阴阳、和脏腑、通经络、葆阴精、重养神、顺天时、调气机。现分别论述如下。

一、调阴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陈者,列也。这里可引申为等比、相等的意思。陈阴阳,即使阴阳相等,各无偏胜。这里所说的阴阳相等,各无偏胜,亦即阴阳调和之意。而阴阳调和,即可达到人体筋脉和顺,骨髓坚固,气血顺从。这样,内外就能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正气运行如常。由此看来,保持人体阴阳平衡、协调是多么重要。人体阴阳二气处在平衡协调状态,不仅可使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可保持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协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意思是说,阴阳,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因而疾病的治疗,就必须从阴阳变化这个根本上认识和处理。这里的本,即根本,就是指阴阳。因为疾病的发生,不外乎阴阳的失调,所以治疗疾病,就必须探求病变的根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夫人一身,不外阴阳气血,与流通焉耳。如阴阳得其平,则疾不生。”这里的疾不生,是指不生病,而人体不病的关键又在于“阴阳得其平”,平,即阴阳平和,不偏胜不偏衰。《国医指南·阴阳之义》也指出:“凡人乃阴精阳气合而成之者也。病之起也,亦不外乎阴阳二字,和则生,不和则病。”这段原文更进一步说明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阴阳失去相对动态平衡的结果。阴阳失调所导致的偏盛偏衰,是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众所周知,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辨证论治,它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所谓“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各种现象和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论治”又叫“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所以,作为一个中医医生,关键是要掌握辨证论治。

中医学有多种辨证方法,如病因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等,但无论哪种辨证方法,都要用阴阳加以概括和分析,临床最常用的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而阴阳又是八纲之总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意思是对于一个善于诊治疾病的医生,它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四诊的方法辨别证候的属阴、属阳。对于养生者来说,就是要经常检查自己体内有无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一旦发现,就要立即采取措施,以使阴阳“以平为期”,正如恩格斯所说:“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为了求得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养生法则,无论精神、饮食、起居、运动的调摄,还是自我保健或药物的使用,都离不开阴阳协调平衡、以平为期的宗旨。

二、和脏腑

和,调和,协调之意;和脏腑,是指使人体五脏六腑功能相对稳定和协调。由于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主体,是脏腑功能的综合反映,所以,养生首先要协调脏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是又一条重要的养生原则。

祖国医学认为,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这里的十二官,即是指人体五脏六腑,另加心包络。不得相失,即是指各脏腑之间必须相互协调。以此养生则寿,是说若人体十二脏腑在心的统率下,彼此相互配合使用;就能寿命久长。可见,养生必须保持人体所有的脏腑功能活动正常,尤其是心肝脾肺肾五脏。保持人体脏腑功能健全的方法很多,但主要的是以下三条:

一是保持五脏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人类生活于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无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但人类不仅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更能主动地改造自然,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肝者……通于春气;肾者……通于冬气;脾……通于土气。”这里的土气,是指长夏之气。从原文可以看出,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五脏分别与自然界的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相应,人体五脏只有适应了五季的气候变化,才能“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得道,是说便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这样才能不发生疾病。否则,“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截,肾气独沉。”由此看来,保持五脏功能正常,必须要使内在的脏气活动与外在环境取得统一协调,而适应外在环境的具体方法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二是要使五脏藏,要使六腑泻。

《素问·五脏别论》里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满也。”这里的满,是形容五脏藏精气的状态,五脏精气应当丰满充盛,才能游溢于中,供养人体,从而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不满而虚,就是五脏功能衰退的病理表现。这里的“实而不满”是指水谷而言,是形容六腑转输水谷的状态。人体的五脏六腑只有藏、泻得宜,机体才有充足的营养来源,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是要及时运用中医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的规律纠正脏腑的偏盛偏衰。

所谓五行学说,起初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后来人们把这五种物质的属性加以抽象推演,用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并认为这五种物质不仅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故称之为“五行”。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火有温煦的作用,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由于五行学说主要以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在医学领域里,即能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本)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关系。

由上可知,五脏之间均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我克”这四个方面,从这四个方面来说明一个脏与其他四个脏的关系。兹以肝为例,生我者为肾(水生木),我生者为心(木生火),克我者为肺(金克木),我克者为脾(木克土)。根据这种理论,在养生中就能及时纠正五脏之间的偏盛偏衰。这里还以肝脏为例说明之:春天时肝气偏旺,往往会克制脾土,发生食欲不振、腹胀等,那么在饮食上就要“补甘减酸”。补甘,就是要多吃点甜味的东西,以补益脾气;减酸,就是要少吃些酸味的食品,因为酸入肝,会使本来偏亢的肝气过亢。这也就是《难经·七十六难》所指出的“欠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用五行学说的术语来说,亦即“扶土抑木”。这个例子讲的是怎样用五行学说的理论纠正肝脏的偏亢。若五脏之中有一脏偏衰时,如肺脏虚,常表现为短气、面色(白光)白。自汗出、声低息微、脉虚弱,就可采用“培土生金”法,即健脾益气。因为肺中所需的津气,要依靠脾运化水谷精微来供应。

总之,在养生中要经常注意维持五脏之间的功能正常,若发生了偏盛偏衰,要及时注意加以纠正。

三、通经络

所谓通经络,就是指要使人体的经脉之气畅通无阻,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如《灵枢·经脉篇》里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的不可不通,即是再三强调人体之经脉必须畅通,原因是经脉“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看“决生死”。就是说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决定了人的生与死,《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这些原文都非常清楚他说明了经络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若没有经络的这种沟通和联系,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又靠什么濡养呢?人体气血,贵乎流通,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倘若气血不流通,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要发生障碍,疾病即可发生,严重者导致死亡。

再看“处百病”。这里是说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医学家喻嘉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灵枢·九针十二原》里说:“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上述原文都高度概括地说明了疾病的治疗,病体的康复,都必须从经络入手。众所周知,疼痛是人们患病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究其原因,中医认为是“疼则不通,不通则疼”。只有经脉畅通,才能运行气血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