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10日电(记者仇逸)一个“可怕”的数据暴露出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严峻局面,在上海市科委和卫生部门的支持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上海教科院普教所的一项调查发现,有24.39%的孩子曾经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这项上海8个区、2500多名中小学生的最新调查显示:在有自杀闪念的孩子中,15.23%的人曾经认真考虑过自杀。5.85%的孩子曾经有过自杀计划,其中实施自杀而未遂者达到1.71%。但是,绝大多数父母对此一无所知。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快乐心情,健康行为--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突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然而,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咨询、矫治等工作还刚刚起步。上海专职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工作者只有约10名,全国的数字不会超过150人。上海市儿科医院仅设有一间心理门诊诊室,3名医生常常处于满负荷工作的状态。
目前,我国教育、卫生、劳动保障等各个部门都参与心理咨询事业,缺乏经费和培训,缺乏统一的资质认证,缺乏医院、学校、家庭“一条龙”的规范流程,严重阻碍了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高鸿云教授指出:家长是引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在心理门诊中,70%以上的孩子是由于学习出现问题、才被父母带来就诊;家长期望值过高、习惯于呵斥命令孩子,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强迫、抑郁等各种心理状况。
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到位也是家长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多动症等许多顽固性心理疾病的治疗疗程往往需要3至6个月,但是,近8成的家长在孩子治疗1个多月、刚有起色时,就出于怕麻烦、怕影响孩子学习等因素,中断了心理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