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亚健康 >> 亚健康常识 >> 正文

小心“第四类”情感是亚健康


日期: 2006 - 06 - 01   作者:   来源: 新康网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www.999120.net

        亚健康状态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又称第三状态。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又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主要症状有失眠、头昏、乏力、困倦、疲劳、懒怠、心悸等等。有的人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主要症状状有情绪低落、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焦虑烦躁、神经质等等。有的人主要表现在情感方面,主要症状有冷漠、无望、无助、孤独、空虚、轻率等等。

        那种异性间交往比友情多,比爱情少的所谓“第四类”感情正在使相当一批现代男女陷入困惑和难以自拔的境地。使人的精神有时兴致勃勃,有时萎靡不振,也是属于亚健康的一种。

         日前,一在外企工作的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对公司的一男同事有特别的好感———第四类情感,一日不见就觉得很难受,医生说她这也是一种亚健康现象。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凌玉突然发觉自己已搞不清每天到底为了什么来上班。公司是一个法国知名体育品牌的中国代理,工作环境好,薪水可观,同事间因长期共事也颇觉亲切。但问题就出在最后这一点上。同在这间大工作平面的策划部男主管施树越来越多地吸引了凌玉的注意力。每天走进公司,如果见不到施树的身影,凌玉顿时情绪委顿,再提不起什么兴趣。而施树在的时候,凌玉便神采飞扬,兴致勃勃。偏偏施树对凌玉也表露出特别的好感。逐渐地,两人的交流变得不一般起来。有时在毫无主话题的情况下,也能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

        交流如同在初恋

        他们的谈话内容常常牵扯诸多个人感受、家庭生活等诸多隐私,有时话题甚至涉及诸多闲聊不适的内容。但这种交往始终处于一种温馨和彬彬有礼的氛围中。两人从中都强烈的感受到了曾经的初恋的感觉。为此凌玉时常觉得对不起深爱自己的丈夫,但又觉得并没有做出什么真正对不起他的事,何况对这种感受真的难以舍弃。

        第四类情感,有些像文艺作品描述的“红颜知己”或者“琴瑟知音”。有人认为这是男女间情感的极致:它比友情多的不止一点,而是最深层的相知、信赖与默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超越时间与距离也不曾改变的。时时滋润你的心灵沙漠;坚强而毫不鲜艳,却在一切都凋零时依旧在你身边翠绿。这不仅在男女间,也是人世间情感的最高境界了。

        第四类感情已到疾病边缘

        但实际情况却又并非如此简单。爱情的占有性和排他性往往使得这种相互吸引的情况产生,会时刻不断地向前发展。由于不用更多的承诺和付出,使得双方缺乏责任感,一旦出现适宜的土壤,便有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拾。不可否认,这种交流有时会导致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从而时常感觉到无助孤独等。虽说这种情感通常不夹杂功利目的,但家庭关系和夫妻感情的杀伤力十分巨大。第四类情感其实就是医生常说的“亚健康状态”,虽说还算健康,但表明你已走到了疾病的边缘。

        七成知识分子亚健康

        “中国目前大约有七成的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是日前召开的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透露的数字。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一次研讨会指出:中国人口中只有百分之十五属于健康人群;百分之十五属于非健康人群,百分之七十属于亚健康人群。

        亚健康人群中,知识分子和企业管理者的比例最高,约达七成左右。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生指出:心理疾患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威胁人们的健康。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和积极的社会应激能力,同时保证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走出亚健康、远离亚健康。


 ·  怎样走出亚健康的状态?
 ·  对症饮食可以调理亚健康
 ·  办公室里如何对抗亚健康
 ·  这些时期的女性最易亚健康
 ·  女白领自测你是否“亚健康”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