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心血管 >> 先天性心脏病 >> 正文

小儿先心病早期发现是关键


日期: 2012 - 10 - 30   作者:   来源: 中国导医网   责编: gj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小儿先心病是由于在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先心病患者400多万,并且以每年15万到20万的速度递增,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小儿先心病是由于在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先心病患者400多万,并且以每年15万到20万的速度递增,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专家呼吁,及时发现孩子的病情,在最佳治疗时机进行手术,先心病患儿完全可以拥有一个健康人生。

  据统计,每1000个新生儿中约有6个患先天性心脏病。按人口出生率及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估计我国每年有15万病儿出生。先天性心脏病是危害儿童及成人健康与生命的残酷“杀手”。

  我国先心病患病率有随年龄而下降的趋势,出生成活婴儿为6.87‰(上海)、学龄前儿童3.1‰(成都)、学龄儿童2.39‰~2.8‰(合肥、福州)、小学和中学生3.1‰(哈尔滨)、成人1.08‰(广东)。然而在高原地区青海的中小学生中,患病率高达8.8‰~13.7‰。美国出生成活婴儿患病率约8‰,死婴患病率达80‰,成人患病率为2.4‰~2.8‰(弗来明翰、芝加哥)。

  北京、上海儿童尸检中本病分别占10.1%和12.0%,全国34个单位尸检综合资料则达44.75‰。上海医科大学两个附属医院50、60、70和80年代22855例住院心脏病病人的资料,显示本病在各年代心脏病构成比中分别占2.2%、11.7%、17.0%和13.4%,近3个年代均列第3顺位。反映我国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大多数先心病病人得以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

  在探讨引发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之前,我们先详细说下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原理是什么。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除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2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发育不良等为主要表现。

  我国每年出生的婴儿约有7‰至11‰为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不幸和深重的负担。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可致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高危因素有以下七种:

  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史。兄弟姐妹同时患先心病、父母与子女同时患先心病的情况颇不少见了,而且其疾病性质甚为近似。若母亲所生的第一胎患有先心病,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2%左右;若连续两胎皆为先心病者,再生的先心病儿可能增至10%。若母亲患有先心病,第二代患先病的危险性为10%。

  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者,可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为2%,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

  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都可导致胎儿先心病的患病率达到2%。

  妊娠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质如X射线、同位素等过量照射。

  病毒感染。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心脏血管畸形。其中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罪魁祸首。此外,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也往往是小儿先心病的“作案者”。

  近亲婚配。近亲婚配是使胎儿致畸而发生先心病的高危因素。

  不良嗜好。孕妇嗜好“吞云吐雾”或丈夫吸烟、妻子“被动吸烟”可使胎儿畸形或小儿先心病发生。婴儿先心病发病率,吸烟母亲所生婴儿是不吸烟母亲的二倍。夫妻“酒后同房受孕”,会使胎儿染色体发生异常,生下患酒精中毒症的婴儿,大多数伴有心脏血管异常。


 ·  先心病手术很成功能活多久?
 ·  不同类型先心病药物怎么用
 ·  出现先心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  小儿先心病是如何遗传的?
 ·  什么样的孩子会得先心病?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