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谷涌泉教授在会上说,下肢动脉血流重建是目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及糖尿病足的重要方法。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及全身合并症等因素综合考量,“适合什么选什么,切忌会什么用什么。”
据介绍,糖尿病下肢缺血、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治愈率低的特点。在我国接近1亿名的糖尿病患者中,下肢动脉硬化病变发生率为10%~50%,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2.6%~5.2%,截肢(趾)率约为14%。
谷涌泉说,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相比,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具有发病率高、发病年龄小、无性别差异、多个节段发生病变、病变发生在更远端等特点。对于因动脉闭塞性病变而导致的足部缺血而言,外科血流重建应当是首先考虑的方法。目前,我国外科血流重建主要包括下肢动脉旁路移植、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及自体干细胞移植,上述方法又可细分为下肢远端小动脉旁路移植、经皮穿刺动脉内成形术、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等。
谷涌泉认为,对于累及腹主动脉、髂动脉等大动脉的病变,可选择血管腔内介入或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其中,对于体质较弱、年龄大于70岁,并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应优先考虑介入治疗;对于股动脉、腘动脉等中等动脉的病变,除可选择上述两种方式外,还可选择自体干细胞移植;对于累及小腿动脉或足部动脉等小动脉的病变,则可以首选自体干细胞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