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仅表现在血糖的升高,还会有脂肪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及大、中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因而认为是一大临床综合征,是一组全身性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尿病的早期症状 糖尿病人食谱
目前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还没有有效的药物。良好的血糖控制和血压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其进展。激光治疗仍是现在最令人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研究结果认为,广泛激光治疗可以在5年内使增生型视网膜病变患者严重视力减退的危险性至少下降50%。如果激光光凝术失败或玻璃体出血,则仅剩的唯一治疗方法就是玻璃体切割术。
基础药物治疗
1.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美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临床试验(DCCT)研究证实,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严格血糖控制可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下降76%,进展率至少下降50%。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过12年的观察显示,严格的血糖控制使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危险性减少21%。
2.严格的血压控制
大型试验UKPDS比较了2型糖尿病患者严格的和相对不严格的血压控制,结果显示,严格血压控制(<130/80毫米汞柱)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失明的患者在9年多下降了47%。
3.调脂
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血脂紊乱,特别是2型糖尿病。伴视力减退的黄斑水肿的一个重要临床特点是含有脂蛋白的硬性渗出物,这正是慢性水肿的体征。早期研究证实,调脂药对白蛋白渗出率有明显益处。但是目前血脂紊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影响仍有争议。
其他药物治疗
除了血糖、血压、血脂外,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氧化应激、微循环障碍等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基础治疗外, 一些药物通过以上机制用于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如PKC-B抑制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生长抑素类似物,另外,临床运用比较多的还有改善血液微循环、血流变的药物如胰激肽原酶(怡开)、羟苯磺酸钙(导升明、多贝斯)以及活血化瘀类中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也起到一定作用。其中,改善微循环类药物可促进出血和渗出吸收,减轻视网膜血管的渗漏,降低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水平,减轻血小板聚集因子合成和释放,是近年来研究比较多的一类药物。
激光治疗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1、2期时,主要应用药物治疗,到3、4期主要采用光凝治疗。激光治疗可控制病情、稳定视力、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的危险。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非增殖期考虑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伴长期黄斑囊样水肿者,行黄斑区格子状光凝;增殖期行广泛或全视网膜光凝。激光是一种手术性治疗,是有创治疗。
手术治疗
4~6期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严重的话就不能用激光治疗了,只有采用手术治疗。如发生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者,只能行玻璃体切割术。但手术成功的把握并不是特别理想,而不手术可能也会慢慢失明,因此,有时必须冒一点险。多数患者术后可恢复部分视力,但也有的无效。
经历一段时间的治疗,还应观察其效果。如果效果良好,要考虑是否减量,以维持和巩固其效果,并且继续定期观察。如果病情无好转,甚至有发展,则应全面寻找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和选择其他治疗方法。至于各种的并发症,如眼部并发的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冠心病和心肌病,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肝脏病变,神经病变和糖尿病性阳萎等,都应根据病情和医嘱选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