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几年的从医过程中,我发现看病和患病一样都可以促进人心智的成熟。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住过院的孩子一出院,就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从困难中学到的东西要远远胜于在顺境中所学。一个糖尿病患者从最初患病时的怀疑、焦虑、恐惧,到后来的就医时或积极、或消极、或主动、或淡然。我在日常的门诊工作中,越来越清晰地体会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决定着疾病的结局和他(她)们的未来。面对疾病,调整好心态,有效应对,才能真正做到战胜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1. 西药一旦用上,就脱不掉了,一旦减轻就尽快减药或停药。
对糖尿病这一慢性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用治疗急性病的观念来治疗慢性病,希望疗程结束,病就“好了”。祈盼最终可以停止用药,并常常以停药为目的。殊不知,糖尿病是一种器官衰退性的改变,虽然胰岛功能可以在2-3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但终归会逐渐减退。就好像任何保健手段只能延缓衰老而不能使人长生不老,更很难使人返老还童一样。因此,用药与否只是手段,控制好血糖,最大可能避免或延缓并发症才是目的。
2. 一旦得病,就什么都不能吃,还得不停地运动,真是受罪。
糖尿病是一种葡萄糖在身体中不能很好被利用的疾病。合理的治疗应该使身体满足营养的同时,又不至于摄入过多的营养,以造成血糖、血脂的过度升高。其实糖尿病的饮食跟正常人健康饮食相差无几,水果、含淀粉多的食物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均可以吃。只不过不主张吃纯糖食品。运动也不只是对糖尿病患者的要求,其实也是普通人的健康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就是普通人的健康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有些人得了糖尿病后努力改进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最终比其他非糖尿病的人的健康状况还好。可说“因祸得福”。
严格来讲,糖尿病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人类身体器官功能减退或与目前状况(饮食、运动等)不相匹配造成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不匹配变成匹配,让不和谐变成和谐。当然,为了这一匹配与和谐我们付出的代价是:让自己业已形成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甚至让自己的个性受了委屈,但我们收获的是――在中年或老年时,心智在新的层面上走向成熟,以此示于后人,何乐而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