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
1. 疫毒留滞:
主证:病发于感染梅毒后10周左右。初起有发热、头痛、骨节酸痛,咽喉疼痛等症状,2~3天后全身症状渐消,而出现皮疹,形态各异,有如杨梅疹;有如翻花杨梅;有如杨梅豆;有如杨梅斑。皮损常见于胸部,次见于腰腹、四肢屈侧、颜面及颈部,终发于手部。无痛痒或微有痛痒。不经治疗可在1~2个月后自趋好转,但数月,数年后可转为晚期梅毒。
分析;本证为疫毒留滞体内,客于血中,尚在卫分,而见类似表证之表现;邪气初犯,正气尚存,虽无力驱邪外出,但可短期内与邪搏结,邪客血中,血溢脉外而发杨梅状疹;邪正搏结较剧,则皮肉溃烂;正气尚充,故不治可“愈”。无痛痒说明邪毒初犯,气机运行尚可。
2. 秽疮结毒
主证:病发于梅毒后期。部位不限,随处可发,或为肌肤,或为脏腑。病情凶险,危及生命。生于肌肤者,结毒肿凸,小如豌豆,大如胡桃,但无疼痛。渐渐破溃,疮口凹陷,边缘整齐,腐臭不堪,缠绵不愈;发于巅顶,可致颅顶塌陷;发于口鼻者,可致鼻塌唇缺;发于眼喉,可致眼盲喉破;发于骨节者,损筋伤骨,屈伸不利,拘急不展。
分析:疫毒邪气入血走窜,循络而发。发于肌肤尚可医可治,发于脏腑则凶险岌岌。而邪毒深重,是辨证要点。邪毒侵及机体日久,日益深重,正气渐衰,毒邪泛溢肌肤则肌肤溃烂,留于脏腑则器官受损。
3. 小儿遗毒
主证:一般发于小儿出生后3周至3月之间。婴儿消瘦,肌肤干枯,貌似老人。口角出现放射性皲裂,愈后结疤,手掌足底可有光亮斑片及大水疱;臀部皮肤剥脱,形成烂斑,鼻孔肿胀,有脓血性鼻涕,致婴儿呼吸、吮乳皆感困难,甚者可致鼻骨塌陷,膝关节及踝关节附近可发生肿胀和剧痛,从而引起四肢不能运动。
分析:父母遗毒,染及婴儿故出生后数周即可发病,并呈典型性发病特点,后果不良。毒气从精道乘虚直透命门,以灌冲脉,遗毒儿女,毒禀先天,最为恶候,皮损肉烂,方药难及。
西医诊断:
本病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一、一期梅毒
(一)临床表现
有明显性病接触史。且于大小阴唇、舟状窝、尿道外口附近,阴蒂或宫颈等处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成溃疡,边缘隆起,无疼痛,周围组织明显水肿。
(二)辅助检查
1. 渗出物检查;用黑地映光法检查硬下疳的渗出物,可发现螺旋体。
2.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二、二期梅毒
(-)临床表现
有明显一期梅毒表现后病灶消退2周~6个月于躯干、四肢、面部与前额部出现斑丘疹、滤泡疹或脓泡疹。枕部可出现鼠咬状脱发;外阴、肛门及口部可见湿丘疹,中心稍凹陷,表面溃烂、渗出,不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