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男科 >> 性功能障碍 >> 早泄 >> 检查诊断 >> 正文

早泄夫妻生活一大遗憾


日期: 2006 - 09 - 15   作者: >   来源: >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太太自小就喜欢“酸味小吃”,有好友到泰国旅游时捎回一瓶当地有名的酸辣酱瓜;她如获至宝,悄悄打开瓶盖,呵!满室飘香、令人垂涎;再用舌尖尝尝;“嗯,味道真好!”于是便迫不急待地想饱餐一顿,不料却让她那宠爱的小猫把瓶撞翻了,酱瓜洒了一地,看得见闻得到却吃不着,她难过得要哭,可又哭不出声来。这种情形就与妻子碰到丈夫早泄时的感觉差不多。一夜恩爱,毁于顷刻,又恨又爱,惆怅满怀,这不是做妻子莫大的遗憾么?作为丈夫,又有谁愿意早泄,有谁不希望贤妻能满意而眠呢?可惜这精液如决堤之洪,一泻千里,实非他意志所能“严防死守”。正所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时会有人禁不住要问:“怎么才算早泄呢?”这可是个医学界尚未确定最后答案的问题。没插进去就射精这毫无疑问是早泄,可插进去后妻子尚未满足就忍不住射精了这算不算早泄呢?如果算,那过半数的性生活中妻子并未达到性高潮,也就是并未达到真正的性满足,难道能够说大多数丈夫患“早泄”吗?恐怕不能,否则丈夫们会强烈抗议的。如果不算,可有部分丈夫在插入不久就射精了,就像是佳肴在嘴里还没尝出味来就吞下去了,妻子连一点的性兴奋都体会不到,这能不叫早泄吗?否则太太们会有意见的。目前性医学医生较为科学而又客观的定义是:性生活中阴茎尚未插入阴道、或插入后抽动不足15次、或插入后不到2分钟就射精,女方尚未达到性满足者,称为早泄

  导致早泄的原因很多,比如未婚先交、怕人发现、担心怀孕、心情紧张、惧妻心理、唯恐失败、劳累酒后、久别重逢、女方性交痛等等,这些都是早泄的精神及生理因素,前文所列的阳萎中的一些不良心理因素也会引起早泄。其具体原理是:阴茎对性刺激过于敏感,性中枢激发射精的阈值较低,轻度的或短时的性接触即引发射精反射,而这种反射一经触发则如脱缰野马,无法控制。

  近年发现包皮过长亦可导致早泄。其原理为:龟头长期被包皮包裹,极少与内裤等磨擦,因而表层细嫩,一旦勃起崭露头角时则对磨擦等过于敏感,易致早泄。所以有人主张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在婚前甚至在学龄前就应施行包皮环切术。

  在性生活中偶然出现一、两次早泄并不算病态,只有在多数性生活中都出现早泄时才能下此诊断。

  中医中药对早泄的治疗效果不错,但要求患者坚持服药一段时间方可。有些西药会引起嗜睡,故对伴有失眠、焦虑、紧张等症状的患者疗效较好。男性生殖器治疗仪能使阴茎适应阴道的内环境和性刺激,提高早泄患者的射精反射阈值,重建良性性反应,对患者恢复正常性生活有较大帮助,国内称之为“脱敏疗法”。

    西方使用较多的行为疗法中的动停技术、牵拉技术和配偶挤捏技术,患者可以向医生咨询,只要坚持训练两周至两月,必有所成。

    有几种家常方法不妨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加强夫妻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消除隔阂与误会,对丈夫早泄予以谅解并积极配合治疗,将有助于克服不良心理。
    二、做足同房前的爱抚、吮吻,使女方先进入兴奋期乃至平台期,则较易满足女方性要求。
    三、改变同房时间。人们一般将性生活安排在晚上,但如果你将其改在睡醒时,身体疲劳已解除,精力旺盛,再嚼片口香糖调调情,相信同房质量会有提高。
    四、戴双层避孕套,可降低阴茎的敏感性,延长射精时间。
    五、降低阴茎抽动的幅度和速度,减少对阴茎的性刺激,同时女方主动迎合动作,尽快达到性高潮,以求双方满意。
    六、男方分散对性交的注意力,比如目光离开女方,将阴茎感觉转移到思考其他问题,甚至数数,都将有助于延缓射精。
    七、在接受行为治疗后采取女上位性交法一段时间,以缓解丈夫的紧张度,并增加对阴道刺激的适应性。
    八、射精后在一个小时内进行第二次性交,可明显延缓射精时间,但男方阴茎会有胀痛感。

  上述方法虽然简单,或者许多人都会,但真正做得好的不多,只要坚持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摘自《首都泌尿外科网》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