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男科 >> 男性不育 >> 精索静脉曲张 >> 正文

青少年也患精索静脉曲张


日期: 2009 - 06 - 11   作者:   来源: 网络   责编: cjl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患精索静脉曲张可以引起局部不适,表现为阴囊处的坠胀和牵拉痛,站立和活动时显著,卧床可减轻。还可因患者的担心和焦虑伴发神经衰弱,引起情绪反常、乏力、失眠等等。有上述不适者仅占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三分之一左右,大多数患者并没有任何症状。

    精索静脉曲张更为严重的危害并不被患者所感知,这就是对男性生育的影响。据医学统计,在患精索静脉曲张的男子中大约有三分之二左右会发生精液异常,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导致不育。关于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众说纷纭,大致有两个主要因素。其一,由于静脉血的瘀滞,导致睾丸的温度升高。我们知道,人体精子的发生和生长都需要低于37℃的温度,这也正是人的睾丸生长在体腔以外的原因。精索静脉曲张可以使睾丸温度平均上升0·6℃左右,因此干扰了生精能力。其二,静脉血的瘀滞影响了睾丸代谢,使局部缺氧,代谢废物淤积,毒害睾丸的生精细胞和精子,以及抑制雄性激素──睾酮的产生。两大因素的共同后果,使患者精子数量减低,活动能力低下,畸形精子增加,因此可以导致不育。

  精索静脉曲张如何早期识别

  鉴于精索静脉曲张对男子生育力的危害很大,其发病年龄又小,因此,早期识别以及尽早防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其实,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现并不难,首先应该懂得该病为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男孩子的常见病,青少年自己或者家长可定期进行检查,看看直立时阴囊是否等高,阴囊壁上是否能看到蚯蚓状的静脉团。能看到静脉团而且一侧阴囊低于对侧者可以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如果从外观上看不到阴囊的明显变化,但可以沿阴囊外侧摸到静脉团;或者患者屏气(增加腹压)能摸到静脉团也是精索静肪曲张,这两种情况比较轻一些。如果判断不清又有怀疑时,应到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断。

  精索静脉曲张可以分为轻、中、重度三级,由于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关,因此应注意予以区别。上文提及的屏气后才可摸到静脉团者最轻,定作Ⅰ级;看不到但摸得着静脉团者次之,称为Ⅱ级;而用肉眼就能看到静脉团者最重,定为Ⅲ级。还有医生用手摸到静脉团的直径来区分轻重的,具体标准为静脉团小于1厘米者定作Ⅰ级;1厘米至2厘米之间称为Ⅱ级;大于2厘米者定为Ⅲ级。

  既要重视又不必草木皆兵

  精索静脉曲张虽然是青春发育期的常见病,但发病率毕竟只有20%左右,绝大多数青少年不必“草木皆兵“,人人自危。最忌讳的是自我“疑病“,又羞于就诊,造成完全没有必要的精神压力和情绪失调。

  即使患有精索静脉曲张,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成人患者至一半的青少年患者可以自愈,而且也并非患有该病就一定会影响生育,实际上生育力受影响的仅为该病患者的一小部分。

  那么,经检查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的青少年应该怎么办呢?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为进行外科手术施以高位结扎或者血管转流,其它措施基本上没有效果。鉴于手术并非有100%的成功率以及还可能出现某些合并症或病症复发等情况,因此,一发现精索静脉曲张就决定手术治疗显然是轻率的。应遵循的原则为:Ⅰ级精索静脉曲张,应每年复查一次;Ⅱ级应密切观察,每半年请医生检查一次,有明显发展者要考虑手术治疗;Ⅲ级精索静脉曲张应请专科医生检查,及早手术。另外,患有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的儿童、少年还应按医生的要求作“B超“检查,以查明或排除体内可能存在的压迫精索静脉使其回流障碍的病变。

  需要指出的是,吃药对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无效。如果欲寻求非手术的防治方法,可试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自制一个类似妇女月经带样质地柔软的托带,平时托起阴囊,以改善静脉淤滞和局部不适。二是青少年多游泳或经常洗冷水浴可使阴囊降温。


 ·  男性摄食大豆制品会影响精子
 ·  导致男性不育的三大因素
 ·  专家说:男性睡眠不足会影响生育
 ·  男性无精症疾病发作的原因
 ·  造成男性龟头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