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06
-
10
-
17
作者:
来源:
放心医苑
责编:
阅读次数:
95 |
据美国学者报道,与输尿管狭窄和移植肾的间质性肾炎有关的人类多瘤病毒BK病毒(BKV)和JC病毒(JCV)的分子特征已经逐步被阐明。
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病理科的Fabien K. Baksh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19例同种移植病毒性间质性肾炎的石蜡包埋的肾组织。研究人员对组织切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分别应用内参照、BKV-和JCV-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随后DNA进行测序以判断种系。
结果发现,在所有间质性肾炎肾脏内均存在BKV(100%),基因型相对应于血清学组I(n=11)、II(n=1)和IV(n=5)。17例分离菌中14例(82%)显示在病毒的被膜蛋白-1(VP1)的被膜区存在序列突变。同时伴有编码的氨基酸明显变化,有时还伴有相应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潜在的改变。另有一例出现先前报道的谷氨酰胺亮氨酸T-抗原区的突变。
7例间质性肾炎肾脏检测到JCV(37%),基因型为4型(n=3)、3A型(n=2)和2A型(n=1)。大多数无症状感染的白人患者有报道称在尿中有1型JCV排出。所有患者均未检测到猿40多瘤病毒。
Baksh博士认为,这些发现可能与肾移植后出现的顽固性多瘤病毒性间质性肾炎存在病理学相关性。 |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