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泌尿 >> 肾脏疾病 >> 尿毒症 >> 预防保健 >> 正文

秋冬补肾还需通血脉


日期: 2006 - 10 - 17   作者:   来源: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秋冬季节,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广东人秋冬喜欢进补,其中,以补肾虚者为众。
但进补不等于乱补,每个人的肾虚情况不同,一定要综合考虑。

  秋冬补肾要综合考虑

  中医医生关幼波、路志正、陈文伯认为,人到中年,因生理、心理、社会、工作压力、紧张、过度劳累等多方面的原因,就会出现精力不支、腰酸背痛、失眠多梦、容易感冒这一系列症状,从而使人们有意无意地把“中年”和“开始衰弱”划上等号,因此,不少人都会选择进补,以延缓衰老。

  时至秋冬话进补,尤以补肾者众。人体的阳气于冬季内藏,阴精固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秋冬季正是进补的好季节。然而,现代人普遍存在血脉不通,补进的物质无法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血脉),抵达全身各组织、细胞,造成传统补肾法“补而不达”的弊病,补肾不成,反而淤积成毒,损害肾的健康。因此,秋冬进补勿过偏,过偏则反而成害,导致阴阳新的失调,使机体遭受又一次损伤,

  中医补肾讲究综合考虑,注重调治而非单纯地治疗。他们认为肾虚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肾虚患者如果长期补肾不成功,应该考虑是否存在血脉不通的问题!

  补肾通血脉应同时进行

  对于肾病患者,医生认为除了进补外,去医院进行系统科学的治疗是关键。目前,医学上出现了一些关联疾病交叉共同治疗的新提法,例如支气管炎哮喘要共同治疗等。有医生也提出了心脑血管病肾病共同治疗的新观念。

  医生解释说,心脑血管系统和肾系统是机体十分重要的两个体系,它们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其中一个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另一系统,并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有临床分析发现:许多肾病肾虚患者,都有一定的血脉不通,血液循环障碍等心脑血管问题。不少心脑血管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肾病、肾虚症状。

  以往将心脑血管病和肾虚分开治疗的模式,存在一些弊端:

  1.传统心脑血管治疗方式重在疏通血管,忽略了肾虚问题,血液难以从肾中吸取足够养分和造血物质,导致“血衰”:血动力不足,血中营养缺乏,含氧量低,心脑始终无法摆脱“缺血缺氧”,造成血管“通而不活”的弊病。

  2.由于现代人普遍存在血脉不通现象,补肾补进的物质难以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抵达全身各组织、细胞,这会造成“补而不达”的弊病,补肾不成,反而淤积成毒,损害肾的健康。

  因此,有医生指出,“通血脉”和“补肾”要并重,而且要“同治、互治”;现代人补肾,不应局限于单纯的“补”;心脑要康复,也不能局限于单纯的“通”,要相互结合,融会贯通。

  小贴士

  针对性食疗

  肾虚是中年人常见的疾病,下面介绍几种有针对性的食疗。

  1.肾虚耳鸣耳聋

  菖蒲猪肾粥:菖蒲9克、五味子12克先煎,去渣留汁,再将葱白7根、米适量,猪腰一付同煮熟,加作料食之。

  2.肾虚心悸

  黑豆桂圆(龙眼)粥:黑豆100克、桂圆肉15克、大枣30克、米适量,共煮粥食之。

  3.肾虚腰痛

  杜仲猪腰汤:杜仲25克、威灵仙15克、猪腰一付,洗净剖开去筋膜,将碾碎的药物放入猪腰内扎紧,煮熟去药渣调料,吃腰子喝汤。

  4.肾虚带下

  韭菜子白芷粥:韭菜子10克、白芷9克、米适量。先煮药去渣留汁,再加米煮粥。

  5.肾虚须发早白

  黑豆粥:枸杞子30克、核桃仁5个、黑豆150克、米适量,共煮粥加糖食之。

  测测看

  肾虚自测法

  1.将少许尿液倒入一杯清水中,如果水仍很清净,表示身体健康;如果变

  得混浊或有油质浮于水面,绝大多数是肾虚。

  2.在正常饮水情况下,夜尿在3次以上。

  3.小便无力,滴滴答答,淋漓不尽。

  4.早晨起床,眼睛浮肿。

  5.不提重物,走到三楼就两腿无力。

  6.坐在椅子超过两个小时就感到腰酸。

  7.站立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就感到两腿发软。

  8.总想闭目养神,不愿思考问题,注意力不集中。

  9.洗头时,头发大量脱落。

  10.总感到有困意,却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又睡睡醒醒。

  若同时出现以上情况中的3种情况,就很可能是肾虚。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