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泌尿 >> 前列腺疾病 >> 正文

慢性前列腺炎是如何影响生育功能的?


日期: 2006 - 04 - 05   作者: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学会网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www.999120.net  
 
        精液是男性生育的物质基础,精液里的精子是生育的使者,慢性前列腺炎一般是不会影响到患者睾丸内的精子发生和附睾内的精子成熟过程的。但除精子以外的精浆成分,对生育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精浆的主要成分是由精囊与前列腺所分泌,其中前列腺液占精液体积的25%~33%。所以,前列腺出现病变,无疑会对生育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在部分男性不育症中,慢性前列腺炎是个很重要的原因。慢性前列腺炎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方面影响精浆成分的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
        精液成分的改变:精浆中应该含有一定量的营养成分,以供养精子并帮助精子运动。慢性前列腺炎时,精浆中可能会掺杂一些细菌、炎症细胞、乳酸物质也会增加,细菌的毒素以及代谢产物也排泄在精浆中,细菌的生存和炎症细胞也将大量消耗精浆中的营养物质和氧分,使得精子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因此而不能充分发挥其生育能力。
        精液酸碱度改变:正常精液的酸碱度为pH值7.2~8.0,精子在这样的酸碱度下生存良好、活动自如。慢性前列腺炎时,精浆中的酸性物质会增加,使得酸碱度下降,精浆偏酸性,当酸碱度降低到精子生存最低要求的pH值6.0~6.5时,精子便会夭折,不利于生殖过程的正常进行;由于前列腺液内可以出现的大量白细胞,也会使前列腺液的pH值明显提高,并因此改变精浆的酸碱度,也不利于精子的生存。精液黏稠度增加与精液液化异常:射出体外的精液应该逐步液化成稀薄水样液体,便于精子的自由泳动。前列腺具有慢性炎症时,前列腺液中大量液化酶的活性下降或分泌量减少,凝固因子相对增多,以及精浆中可能含有细菌,大量白细胞,甚至可能夹杂大量脓液,使得精液不容易液化,精液的黏稠度也会明显增加,不利于精子的正常活动。
        精子密度与精液量改变:健康男性每次射精量在2~6ml,因精子所占体积微乎其微,所以精液量基本上等于精浆的量。前列腺出现炎症时,精浆的分泌量大部分是减少的,这就不利于精子的生存和活动;精浆的量有时也会增加,使精子密度减少,精子稀释,也会影响生育功能。
        慢性前列腺炎一定会造成男性不育吗?前列腺炎与生育力的关系还没有完全阐明,有些患者确实受到该疾病的影响而不能自然生育,并因此给许多中青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精神负担。我们观察男性不育症中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可以达到40%左右,因此患有不育症的男子也应该对是否患有前列腺感染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但绝大多数前列腺炎患者虽然炎症很严重,但生育能力却安然无恙,婚后不育者仅占极少数,说明慢性前列腺炎对绝大多数患者的生育能力影响不大,而且慢性前列腺炎是有希望治愈的,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的青年不必过分担心。
        从简单的流行病学研究就可以看出,不育症的患病率仅约10%,其中因为男性因素不生育的约占一半,而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在25%左右,即使男性不育症完全是由于慢性前列腺炎所引起,也会有1/5的患者会导致不生育,况且众所周知,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十分复杂,绝对不仅仅是由慢性前列腺炎这一个疾病所引起,而且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慢性前列腺炎在男性不育症中的作用并不十分重要,其中的奥秘还有待深入研究,然后才能够很好地做出解释。
        最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尽管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部分精液参数可能较正常生育明显降低,但是没有发现其对患者的生育有明显影响,这也支持我们的观点。由于优生优育是现代社会和每一个家庭都十分关注的事情,故一般主张在慢性前列腺炎治愈的3个月后再生育,可以使新产生的精子不受前列腺炎异常环境的影响,以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  哪些运动有助于前列腺炎的康复?
 ·  前列腺炎患者的饮食需注意哪些?
 ·  患有前列腺炎应该如何护理?
 ·  前列腺炎通常有哪些预防方法?
 ·  治疗前列腺炎通常有哪些方法?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