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呼吸 >> 感冒 >> 正文

炎炎夏日 该如何防感冒


日期: 2012 - 09 - 04   作者:   来源: 中国导医网   责编: pwl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避免夏季感冒的发生,应注意生活起居,通过饮食营养、体育锻炼等增强自身体质,提高免疫力。感冒,是每个季节都会见到的“小病”,然而夏天炎热的气候给这看似不起眼的小病又添几分不适,鼻塞咽痛,头晕脑胀,恶心呕吐……诸多症状让患者很不好受。所以,就让我们来探探夏季感冒的“老底”,从生活、饮食各个方面做好防护,让感冒无从下手。

  夏季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重,一般没有寒冷的感觉;出汗多但是不解热;心烦,口渴,咽痛等症状,其发生与夏季的暑热、暑湿等特点密切相关。夏季感冒包括暑热感冒、热伤风、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等多种类型,这几种感冒的区别在于,除了鼻塞、流涕、发烧之外,又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

  暑热感冒是因酷热而生,其重要特征是热象突出,因暑热侵袭,出现发热、微恶风寒、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舌苔黄等症状。

  热伤风多因内有热又贪凉而导致,出现鼻塞、流涕、怕风,也有些患者出现咽痛、咳嗽等,症状相对较轻。

  暑湿感冒是指在暑湿季节里感受暑湿之邪所导致的感冒,其症状多见发热、食欲不振、胸闷、头身困重,口虽干但饮水不多等。

  胃肠型感冒则多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内外夹击——探究夏季感冒之因

  疾病的发生,从来都要从内和外,也就是身体本身素质和所处的外环境两方面需找原因,夏季感冒也不例外。

  夏季感冒发生的内因在于人体免疫力低下,从而遭受风寒或暑热的侵袭而发病,以下因素皆可影响机体抵抗力,诱病发生:天气炎热,容易“上火”,出汗增多;昼长夜短,闷热天气影响睡眠和休息,导致睡眠不足;夏季暑湿影响人体的胃肠功能,导致致食欲减退,含蛋白较多的肉食减少;气温升高,活动量减少。

  夏季感冒发生的外因主要是贪凉或感受暑热、暑湿。比如有的人热得满头大汗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引起汗毛孔闭塞,导致伤风感冒;有的人为避暑而露宿,即易感受风寒;有的人为贪图凉爽将空调开得过久,加大室内外温差,使人体不能适应,均可引发夏季感冒。

  由此可见,要避免夏季感冒的发生,一方面应通过饮食营养、体育锻炼等增强自身体质,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还应注意生活起居,不要在大汗淋漓时立刻冲凉饮冷;无论使用空调还是风扇,都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自己,尽量减少室内外温差。当然,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很重要的。

  防患未然——夏季感冒的预防之道

  精神调摄:夏季炎热干燥的天气,昼长夜短,都很容易让人产生烦躁情绪。所以应注重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

  起居有节:适度午睡,补充精力;睡觉时不宜吹风扇,更不宜夜晚露宿。气温较高时尤其是午后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如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随身携带防暑药物,用以急救。

  备常用药:家里可常备一些常用药物,有轻微感冒症状时可备急用。如藿香正气水、双黄连口服液、感冒冲剂等等。老年人如果出现鼻塞、流涕热伤风感冒,可在睡前洗净双脚,取一小块伤湿止痛膏贴在两脚的涌泉穴,24小时更换一次。当然,一定要根据自己症状,咨询医生后,再选择适合的用药。

  多饮水:水是人体新陈代谢必不可缺的物质,中医有“汗为心液”的说法。夏季里人们毛孔张开,汗液也比其他季节较多,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而伤津,因此要注意多饮水。每天要喝七八杯水,随时为身体补充水分;剧烈运动后,可以喝杯淡盐水;如果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内,可以喝一杯红糖姜水,达到驱寒的作用。

  讲究饮食:天一热人胃口就不好,消化功能降低,且易出现乏力倦怠、胃脘不舒等症状,因此,夏季必须调节饮食,讲究清淡食苦、少咸少甜、蔬果补钾。食用过多高盐食物,会导致唾液的分泌减少;高糖食物也会消耗体内的水分和维生素,引起口干舌燥,使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感冒。因此要少吃过咸或过甜的食物,侧重清淡饮食。清淡的食物,如性凉、味甘淡的冬瓜、丝瓜等夏令瓜菜,以及绿豆粥、莲子百合粥、荷叶粥等粥品,均能清热祛暑而开胃。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作用,故适当吃些苦瓜、苦菜、茶水、可可等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