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病简介:应性皮肤血管炎是有多种因素致病,累及皮肤和内脏器官的细小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后静脉。组织病理以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核破碎为特征,本病多发于青壮年。本病的发病机制是抗原、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本病的致病因子:有外源性的药物、吸入物、食物、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内源性的免疫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皮损部位:好发于两下肢,特别是小腿和足背,偶发于大腿、臀、躯干和上肢,但总以下垂部位最多,常对称分布。皮损特征:皮疹呈多形性,包括红斑、丘疹、风团、紫癜、瘀斑、血疱、浅表小结节、溃疡。其特征性的损害:1、紫癜性丘疹,鲜红色和紫红色,压之不褪色;2、瘀斑高于皮肤,较重者有出血现象,有的皮损出现多形性红斑样,边缘是一圈环状紫癜,自觉瘙痒或烧灼感。典型病理变化是真皮毛细血管及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闭塞。 2、全身症状:一般有不规则发热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有2/3的患者有关节发热及关节肿胀症状,1/3的病例有肾脏损害,慢性患者不定期地反复发作,持续多年以损害性丘疹,皮下结节和坏死溃疡为主,偶发网状青斑。皮疹吸收后留有色素沉着。中医称之为“梅核丹”、“瘀血流注”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湿热毒邪,蕴结下肢,皮肤气滞血瘀所致。 3、治疗原则:根据本病的发病机理,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根据实际的病情来确定,不是千篇一律,万人一方一法,而是应用“芦氏疗法”的精髓,制定个性化的方案。此法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从而极地提高了治愈率,不易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