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应该怎么进行治疗呢?其实,如果大家想要治疗好这种关节炎疾病,首先大家要做的就是,了解一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检查这种疾病,只有把握好这两个方面,就能很好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一、发病病因
(1)RA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细胞增生、大量炎细胞浸润,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等。
二、症状体征:可伴有体重减轻、低热及疲乏感等全身症状。
(1)晨僵 其持续时间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2)关节受累的表现 ①多关节受累 ②关节畸形 ③其他 可有腕管M跗管综合征,N窝囊肿(Baker囊肿),颈椎受累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相应有脊髓受压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3)关节外表现 ①一般表现 可有发热、类风湿结节、类风湿性血管炎及淋巴结肿大。②心脏受累 ③呼吸系统受累④肾脏表现 ⑤神经系统⑥贫血⑦消化系统 ⑧眼
(4)老年发病的RA 常>65岁起病,性别差异小,多呈急性发病,发展较快(部分以OA为最初表现,几年后出现典型的RA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检查
(1)一般检查 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生化(肝、肾功能,A/G)、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补体等。
(2)自身抗体 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类风湿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及抗核抗体、抗ENA抗体等。
(3)遗传标记 HLA-DR4及HLA-DR1亚型。
(4)X线片 关节X线片可见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及病情进展后的关节面囊性变、侵袭性骨破坏、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及脱位。X线分期:①Ⅰ期 正常或骨质疏松;②Ⅱ期 骨质疏松,有轻度关节面下骨质侵袭或破坏,关节间隙轻度狭窄;③Ⅲ期 关节面下明显的骨质侵袭和破坏,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半脱位畸形;④Ⅳ期 上述改变合并有关节纤维性或骨性强直。胸部X线片可见肺间质病变、胸腔积液等。
(5)CT检查 (3)MRI检查 手关节及腕关节的MRI检查可提示早期的滑膜炎病变,对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早期关节破坏很有帮助。
(6)超声 关节超声是简易的无创性检查,对于滑膜炎、关节积液以及关节破坏有鉴别意义。研究认为其与MRI有较好的一致性。
四、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降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
治疗原则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功能锻炼。
1.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和耐心,能够与医生配合治疗。
2.一般治疗: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3.药物治疗
(1)非甾类抗炎药:扶他林、芬必得等
(2)抗风湿药(DMARDs):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3)糖皮质激素 (4)人重组TNF受体融合蛋白,目前国内有恩利及益塞普两种。
(5)植物药:已有多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植物药,如雷公藤、白芍总甙、青藤碱等。
4.外科治疗
(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如果药物控制不好,可以考虑关节镜下手术切除关节内滑膜,去除致病因素,从而可以保护关节软骨避免进一步被侵蚀。
(2)对于疾病晚期,关节软骨完全被侵蚀掉,关节间隙狭窄的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可以考虑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5.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在关节肿痛明显的急性期,应适当限制关节活动。但如果肿痛改善,应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功能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