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999120.net
秋天气候日益干燥。人们会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的症状。 医生提醒,有一种干燥如老是眼干难受、口干发燥,则须当心“干燥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必须由医生治疗。“秋燥”:口干舌燥鼻出血,天气变凉爽了总觉得浑身不舒坦;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股似烟一般的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的粘液痰,却总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这些症状,虽说算不上是什么大病,却让人感到心烦意乱,打不起精神。到医院去查查,对症用了一些如润喉含片等药,也不见有什么大的效果。此外,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这些都是秋燥症的表现.现代医学认为,“秋燥”的一系列症状与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中医认为,在夏季过多地流汗之后,身体各组织都感水分不足。到了气候干燥的秋天,空气干燥易伤人阴津,皮肤粘膜水分加速蒸发。“秋燥”由体内水分蒸发引起。燥是无形之邪,凡体质属阴虚、气虚的人,容易产生虚热,热易伤津.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侵犯外分泌腺,可单独存在,也可发生于另一种诊断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前者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后者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因此,对有“干燥”症状的人,判断是否患有“干燥综合征”,还要检查其有无自身免疫性缺陷,或合并其他系统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以明确是“秋燥”还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秋燥”:补水为主辅以食疗,主要是预防,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首先,秋季要注意补水。秋季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的人食用。秋季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烈性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之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也可以用麦冬煎水代茶饮用。麦冬甘寒,有养阴润肺的功效,是预防秋燥的保健饮品。秋气肃杀,邪气常犯肺引起咳嗽。这种干咳常无痰,但有胸闷气紧,常久治不愈,可用食疗方防治。如用干银耳50克,温水浸泡后洗净,熬至烂熟,调入一个鸡蛋,加糖服用。早晚各一次。特别适合年老体弱,有干咳无痰病史者。也可食鸭梨粥。将3只鸭梨洗净加水煮半小时,去渣后放入大米50克煮成粥食用,有清心、降火功效,特别适合肺热咳嗽。预防秋燥症,平时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作深呼吸吐故纳新,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的损害。秋天,干燥的气候为一些细菌、病菌繁殖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打扫卫生时要洒水,预防尘土飞扬,避免病菌随尘土进入呼吸道引发疾病。 “干燥综合征”须防意外,患者除需专科治疗,因泪液分泌少,平时须带防护镜,避光避风,保持室内湿润;因唾液分泌少,保护牙齿需用有益牙膏、饭后漱口,牙周炎、口腔有霉菌应及时治疗。患干燥综合征不论何处就医,都应主动告知,防止手术中、术后因气道干燥、黏液堵塞而发生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