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心电图:
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状况。包括:ST水平趋势图,心率变异24小时动态心电图,身体运动后的数据及各种心率失常的鉴别诊断。对心率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诊断,对阵发性晕厥、眩晕和心悸原因及性质的确定,对药物疗效的评定及起博器的功能评定。能够记录全部的异常电波,能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和病人在24h内各状态下所出现的有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种心脏病的诊断提供精确可靠的依 .在临床应用中,尤其对早期冠心病有较高的检出率。
监测方法
做动态心电图时可自由任意活动,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做此项检查是在胸前部粘贴多个电极片,电极片越多则记录得越全面,一般在10个以下。从各个电极片上要连接导线到一个记录盒。这个盒子上有背带,连接好后斜肩挎上,就可回家了。
由医生的进行操作,盒子与导线及电极的连接应该是牢固、不会脱落的。不影响活动,只是动时要小心不要损坏,晚上睡觉正面朝上。
医生会发给你一个记录本,让你把这24小时的情况记录下来,详细点为好。如,何时上楼、何时上厕所、何时吃饭,什么时间有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不适感觉。
做这么长时间的检查,主要是为了捕捉有症状时的心电图改变,也能整体分析一天中心率等变化的规律等。一旦在这一天中某一时间内有症状,第二天医生把全天记录的心电图传入电脑后,只需在电脑上输入时间,立即就会调出那个时间的心电图,即可作出准确的判断(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虽有症状而没什么问题等)。
需要提醒的是:不能像某些人那样,自从带了记录盒回家就不敢活动了。否则该有的异常都会不再出现。做检查是要发现异常。如果胸闷、胸痛等的出现是与活动有关,可有意去适量活动一下,以便记录到异常。只有这时才需要人陪护,以防发生意外。
监测作用
往往一次心电图难以扑捉到有效的诊断依据,但患者又有明显自觉症状的情况下,医生建议她们来进行心电的动态监测。 1.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 了解心律失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是否伴有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间歇性)以及其分型。 3.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全。对快一慢综合征,通过DCG观测,协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剂量或考虑其它治疗方法,为安装起搏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4. 协助判断不同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通过DCG监测其发生频度与严重程度,和生活或活动的相应关系,确定治疗方针。 5.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DCG是研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靠的临床指标。 6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前常有心电活动不稳的室性心律失常,它仅能依靠DCG才易发现其发生规律。对有可能发生猝死的二尖瓣脱垂、肥厚性或扩张性心肌病、Q-T延长综合征患者,DCG可及时并比较全面地发现猝死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有力治疗措施。 7.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8.DCG连续监测12导联的ECG,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还可进行定位诊断,尤其症状不典型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无可代替的临床价值。ST-T改变与时间同步的活动相关分析,有助于判断其心肌缺血的类型和选择药物。此外,还能检出心肌缺血时伴随的心律失常类型及频率,以及预测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便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患者需注意:
1、患者戴上记录盒之后,可进行日常各项活动,如上班,散步,简单家务等 2、要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避免接触强烈的磁场和电场.以免心电图波形失真,干扰过多而影响诊断报告. 3、监测全程要求患者记录日志,按时间记录活动状态和有关症状.一份详细完整的生活日志对于正确分析动态心电图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动态心电图常常受监测过程中病人的体位,活动、情绪、睡眠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动态心电图检测到的结果,应结合病史、症状及其它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检查费因各地物价不同,(上海华X医院,三甲)160元/次 ,全国各地医院级别不同,可能价格有些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