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导医网中部资讯 >> 瑶医科 >> 正文

晚期甲状腺癌患者有哪些特点


日期: 2011 - 02 - 14   作者:   来源: 瑶医网   责编: YH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不同,其转移率也不同。据报道,未分化癌其局部浸润及血行转移明显较高。本组转移率达100%,乳头状癌与鳞状细胞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率亦高达48.7%。

  受产生原因的影响,不同的甲状腺癌病者其病征特点略有差异,但该病若能尽早控制,痊愈的几率是极大的。生活中若甲状腺局部肿大或摸到硬块,并且肿块大小日渐增大,都要怀疑甲状腺癌的可能。局部压迫性症状:当肿瘤压迫到返喉神经时会出现声音沙哑、侵犯食道时出现吞咽困难、及体重减轻、侵犯或压迫到气管时则出现咳血、呼吸困难及胸部不适感觉。

  癌局部转移之症状:颈部淋巴结的肿大,尤以乳突癌及髓质癌较易出现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肿大。

  远端转移之症状:脑部转移引起头痛及呕吐、肺部或纵隔腔转移引起咳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喀血及胸部不适、骨头转移造成病理性骨折引起疼痛、脊髓转移引起手脚酸麻或无力等。

  临床上有人将甲状腺癌分为四期:如癌细胞只局限在原发部位者(甲状腺单侧叶内)為第一期,如癌细胞已扩散至甲状腺对侧叶内但仍局限于甲状腺包膜内者则为第二期,癌细胞穿过包膜侵犯局部组织如淋巴结者為第三期,有了肝癌、肺癌、或骨骼、脑部、腹膜等远端转移者则为第四期。

  甲状腺癌转移扩散症状甲状腺癌生物学特性是颈部淋巴结容易发生转移,文献报道其转移率为50%~90.5%,而甲状腺癌术前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经颈清术后病检,其转移率为72.02%.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64.56%;术后复发率为44.12%,无转移术后复发率为17.86%.这说明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其隐匿性癌灶增高,复发率就增高。因此,对于易转移的甲状腺癌,应采取预防性颈清术;若为再次手术者,只要首次手术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更应作颈清术。认为术中要严格遵循无瘤原则,严禁不规范操作,防止医源性种植。

  甲状腺癌晚期转移淋巴结

  甲状腺癌的转移主要是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乳头状癌、未分化癌及鳞状细胞癌转移方式多为淋巴结转移;未分化癌多发生血行转移及局部侵犯,局部往往侵犯包膜或者神经、血管、气管、食管等。淋巴结转移的数目常在2个以上。

  影响转移的有关因素有以下几种:

  (1)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不同,其转移率也不同。据报道,未分化癌其局部浸润及血行转移明显较高。本组转移率达100%,乳头状癌与鳞状细胞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率亦高达48.7%。

  (2)肿瘤局部浸润程度:本组患者局部侵犯程度愈重,转移机会愈大。82例临床检查为颈淋巴结阴性,但术中病理证实甲状腺包膜受侵犯,故行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术后标本病理检查证实有60例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达73.1%。因此,浸润性肿瘤多伴有颈淋巴结转移。

  (3)肿瘤体积:本组患者的肿瘤体积与转移无相关联系。本组1例10岁患儿,甲状腺尚未发现体征却已出现颈部淋巴结及血行转移。

  (4)性别与年龄:本组男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女性。年龄则与转移率成反比,50岁以上者转移率明显下降,这与以往报道相一致。

  (5)病程:早期手术治疗,术后行化疗和放射治疗,肿瘤复发及转移的机会大大下降。本组患者1年以内的转移率16.8%,1年以上的转移率达31.7%。故提高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是治疗甲状腺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6)肿瘤部位:本组肿瘤部位与转移率无相关联系。

  (7)治疗方式:本组有102例首次行甲状腺全叶切除术加颈淋巴结清除术,2~10年内有13例颈淋巴结转移,行二次颈淋巴结清除术,转移率为10.7%。其中68例患者单纯行甲状腺全叶切除术,2~10年内有10例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达14.6%。另有53例行甲状腺单叶切除术,术后6个月~10年有18例出现淋巴转移,转移率达51.4%。故治疗方式对甲状腺癌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关信息:( 晚期甲状腺癌 晚期甲状腺癌特点
 ·  晚期甲状腺癌病人的存活时间有多长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