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
我国传统中医在对肿瘤的治疗上有很好的效果,经大量研究表明,肿瘤是正常细胞在某些不良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出现的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生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常规西医治疗在对肿瘤的局部症状进行治疗时,虽然能切除局部的病灶,但在切除局部的病灶的同时也损伤了人体正常的细胞,往往导致患者出现身体虚弱、脱发、白细胞下降、口干舌燥、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疼痛等症状,无形中对机体造成较大的损伤,严重的情况容易导致癌细胞的扩散转移甚至危及生命。“经络抑瘤疗法” 以中医的整体辩证治疗为原则,通过整体调理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多方面入手,针药结合,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扶助正气,提高免疫力,保护机体正常机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瑶医药作为民族医药在中国的医学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民族医学的发展奠定着殷实的基础,沿袭历代医学的发展,瑶医药逐渐发展,秉承着优良传统,吸收着现代科学的先进知识。在癌症方面,瑶药可以减轻癌症病人的症状和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为人类的延续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瑶医药治癌有五大特点:
1、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辩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运用中医中药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放、化疗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有相当的副作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又能加强放、化疗的效果,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因此我国治疗癌症比外国多了一条民族医药的途径。
3、不影响劳动力。癌症患者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全身状况也得到改善,甚至能胜任日常的工作。
4、副作用小。没有骨髓抑制方面的副作用,对消化道也不会有严重的影响。
5、经济上比较便宜,服用又方便。
辨证治疗
①扶正抗癌
理论基础:中医理论认为虚证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和病机,正气不足,气血虚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因而出现气滞、血瘀、湿聚、火毒、痰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形成肿瘤。临床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扶正抗癌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等,对于某些肿瘤可能会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的作用。因此扶正抗癌是中医预防、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
适应证:主要适应于晚期肿瘤。
具体措施:滋阴,补气,补阳,养血。扶正抗癌。
②祛邪理论基础:中医理论认为外邪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由于长期饮食不洁、情志失调、过度劳伤等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外邪乘虚而入,引起气滞血瘀、邪毒聚结、浊毒内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形成肿瘤。因此,祛邪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大治则,具有较好的疗效。
适应证:早期肿瘤和体质较好的病人。
具体措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祛湿,化浊解毒,以毒攻毒等。
总之:证是一类西医尚未认识的基本病理过程,中医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和优势,辨证治疗通过调整病人的阴阳平衡、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等可以起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辨病治疗
理论基础:现代医学对于疾病过程的认识是"病",由于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机体各个部位发生的肿瘤都可以得到明确诊断,这是现代医学诊治疾病的重大优势。近年来,中医在治疗疾病时也吸纳了西医这种辨"病"治疗模式,因此,现代中医治疗肿瘤的原则是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选用一些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进行辨病治疗,实践表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肿瘤具有较好疗效。
二、中医结合手术治疗肿瘤
对于肿瘤,如果属于早、中期的话,西医首选的治疗方法还是手术。由于肿瘤的部位和性质不同,手术的适应证范围也不同,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和并发症,且无法避免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影响了预后及疗效,因此不少肿瘤,单纯的手术治疗,一直以来远期疗效未明显提高。假如手术配合中药治疗,可以取长补短,其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术前的中医药治疗:手术前的中医药治疗多为扶正治疗,术前给患者以中药调理,纠正机体的阴阳失衡,可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有时可扩大手术的适应证,最主要的是为手术前的肿瘤切除做准备,尤其是能调理因其它疾病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也有手术前中医药抗癌治疗以期控制癌症发展,但这种短期的手术前用药只是次要的辅助手段。
2、手术后的中医药治疗:又分两种情况:
(1)手术后短期内应用中药:根据不同的证候给予辨证论治,目的是加速术后的康复,尽早及时地为以后治疗如放疗、化疗创造条件,更主要的是改善或减轻术后的某些不良反应。由于手术会流失许多血液,中医认为手术容易耗气伤血,所以手术后病人多有气血亏损、脾胃失调等的现象。如有低热、乏力,虚汗,胃纳减退,腹部胀气,大便不畅等症状,通过健脾理气、益气固表、补气养血、益气养阴等中医药治疗常有满意的效果。
(2)手术后长期应用中药:根据病情可长期服用或间断使用,目的除改善体质外,还试图避免或减少复发,防止转移,提高远期效果,延长生存时间。 对于早期患者,经过根治术后,以扶正和祛邪相结合,单纯服用中药可达到上述目的;对于非早期患者,需要或无法接受其它治疗者,宜长期中药治疗,辨证论治,多宜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等扶正为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理气化痰等祛邪为辅。临床和实验表明,扶正中药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活血化淤中药可以降低血液黏度、血小板凝聚、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肿瘤病灶周围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药对肿瘤基质降解,血小板黏附蛋白表达等的研究也显示其有抗浸润、抗转移作用的可能性。
三、走出“传统疗法”的一些误区
传统中医药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性探索所积累的知识体系,有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判决性”实验的检验,故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或经验。尤其是当前有些广告的宣传性词语,值得引起人们注重。
以毒攻毒
传统的“以毒攻毒”,并非中医药治癌之优势。因为中药中许多毒药,它们的毒性是明确的;但有否抗癌药性,或者说临床是否真的有抗癌功效,是需要打问号的(根据分析,在动物实验中,得出某种提取成分有抗癌性和临床真实个体身上有否抗癌性,许多情况下完全不是一回事,前者很普遍,后者却较难得出阳性结论)。退一步说,真的“以毒攻毒”,不如找化学合成抗癌药更妥当些。这些药物的问世,究竟经历过较严格的药理学筛选与实验。
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抗肿瘤很长一段时间也很时髦,但有许多临床证据表明,对晚期肿瘤患者,非凡是肝癌患者,一些活血化瘀药不仅会促使肝内转移,而且轻易诱发大出血,导致肝昏迷。一些实验结果也证实,活血药使用不当,会促使肿瘤快速生长与转移。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需慎之又慎。
软坚散积
“软坚散积”也是常用抗癌疗法,而且以往是作为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研究表明,部分甲状腺肿瘤是“碘”依靠性的,而软坚药中不少是含碘很高的,如海藻、昆布等,故这些自属禁忌。
滥用参类补药也是一大弊端。人参的粗提物在动物中有促使肿瘤加快生长之效,滥用人参也常见到肿瘤失控的现象。
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以考虑病人的综合利益为主,包括重视提高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不可一味蛮干,唯癌是杀。望医者和患者慎之又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