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卫生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首次就华中科技大学肖传国的“肖氏反射弧手术”作出明确表态:该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足,是否适用于临床应用还要进行充分的论证。
卫生部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回答《财经》杂志记者提问时表示,“卫生部组织医生进行了多次研究,国内权威的医生们认为脊髓神经损害患者的排尿问题是一个有临床需求、技术难度很高、国际上尚未完全攻克的医学难题。利用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编者注:即肖氏反射弧手术)解决这个难题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目前,这个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足,对这个技术是否适用于临床应用,还要进行充分的论证”。
对于上述手术产生的医疗纠纷,邓海华称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同日,最早介入“肖氏反射弧手术”打假的科普作家方舟子在微博上表示:“卫生部这个姗姗来迟的表态为肖氏手术打下最后一颗棺材钉,虽然它其实已经死了。”
1999年和2004年,卫生部先后两次组织对“肖氏反射弧手术”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分别鉴定为“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并建议推广应用。
“肖氏手术”来龙去脉
肖氏反射弧手术
即人工建立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由肖传国最早提出,又称“肖氏术”,多用于治疗因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小便失禁的患者,其中大部分为儿童。
通俗地说,就是截取腿部三条神经中的一条或两条神经嫁接于内脏,从而治疗患者的排尿问题。“肖氏反射弧手术”曾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肖传国自诩为“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手术,具体操作是把患者一根支配下肢的体神经切断,将其与控制膀胱的内脏神经相连,形成新的排尿反射弧。
此前,据南方周末报道,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读书的肖传国发明该手术,并在猫身上进行了实验,但因没有美国行医许可证,他无法在美国病人身上开展研究。
1995年,时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助理教授的肖传国,开始在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的截瘫矿工身上做临床试验。在质疑者眼中,肖氏反射弧从美国的动物试验到中国的临床试验,被解读为“从美国猫的身上直接搬到中国人的身上”。
1999年和2004年,卫生部先后两次组织对肖氏反射弧(人工建立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分别鉴定为“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并建议推广应用。
南方周末另一篇报道揭露,2004年鉴定会只有一个下午,且医生组中除一人外,其他人所从事专业均非泌尿外科。鉴定会上,作为医生组成员的裘法祖(肖传国的研究生导师、著名外科医生、中科院院士)发表了重要意见,认为肖的成果“国际领先”,并拍着一位医生的肩膀讲要“青出于蓝胜于蓝”。
多名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肖氏手术得到承认,裘法祖院士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裘生前曾一直希望将肖传国培养为其院士接班人。
即便如此,相较于1999年的鉴定,2004年的鉴定结论也显得“保守”许多,除了将裘法祖院士主张的“国际领先”降为“国际先进”之外,还特别提到,“要建立人工反射弧支配膀胱必须牺牲一支正常体神经运动及其功能,具有很大风险。”
2006年,肖传国与郑州大学神经泌尿外科研究中心开办了一家取名“神源”的医院。据肖传国介绍,从开业到2009年关门,在神源医院共做了1400余例肖氏手术,85%的患者大小便恢复正常。但近期多家媒体揭露,相当部分的病人花费3万多元做完“肖氏反射弧手术”,病情并无改善,甚至伴发严重的后遗症。2009年,在方舟子等人的帮助下,超过一百名接受手术的病人将肖传国告上法庭。法院对部分案件予以立案,并在2010年10月中旬进行了第一轮证据交换。
10月18日下午,中华医学会邀请国内20余名泌尿科、神经科医生赴京,组成医疗评审组对“肖氏反射弧手术”进行学术调查“,卫生部相关负责人出席了讨论会,但当天中华医学会工作人员表示暂时不方便透露讨论结果。
据一名评审组的泌尿科医生向《成都商报》透露,六名评审组泌尿外科医生已达成一致意见,并将代表泌尿外科领域提出4点建议:立即停止实施肖氏反射弧手术;对现有的实施过肖氏反射弧手术的病患实施观察随访,确定疗效和安全性;组织医生团,对肖氏反射弧技术进行全面调查,确定该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实施了该手术失败导致不良后果的患者提供医疗帮助。
该泌尿科医生还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泌尿外科手术是非常复杂的手术,尿控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肖传国称“肖氏反射弧”解决了神经膀胱问题,并以此申请国家的各种奖项,这显然是夸大其词。此外,肖传国对还在实验阶段的该技术进行大范围的收费手术,这是不严谨的。其所宣称的80%以上的有效率,作为同行也没有见到过,相反,他们担心的是这些手术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下肢和性功能障碍。目前,全国泌尿界除了肖传国及其团队做该手术,别的医生都不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