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 >> 2010健康领域热点事件总结 >> 血库告急 >> 正文

献血不仅仅需要爱心


日期: 2010 - 12 - 08   作者:   来源: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全国用血大面积告急!”南京血荒、昆明血荒、青岛血荒、北京血荒……在一些地方,医院接到了“限血令”,手术被迫推迟。近日媒体对“血荒”现象的报道,引发公众强烈关注。

  “全国用血大面积告急!”南京血荒、昆明血荒、青岛血荒、北京血荒……在一些地方,医院接到了“限血令”,手术被迫推迟。近日媒体对“血荒”现象的报道,引发公众强烈关注。

  无偿献血作为一种公益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公民的响应。但社会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仍有待提高,仅仅靠街头采血,未必能保证医疗用血需求。于是不少地区实行“献血指标”,并予以适量补贴。你献过血吗?所在的单位有没有类似鼓励献血的措施?

  光有榜样不够

  徐瑞娥(杂志编辑)

  这些年,区域性血荒时常出现。不过2010年的血荒似乎比往年来得更猛一些,大有发展成全国性血荒的趋势,于是格外引人关注。

  分析一下血荒的原因,依然是几个老问题。

  其一,献血宣传。这些年,有关献血有利于健康的宣传深入人耳,几乎所有国民都通过各类媒体了解到:献血不仅对身体没有一点坏处,还有许多好处。这种宣传力度够了,深度却不够。入了耳朵,却没有深入人心。

  “有百利,无一害?天下哪有这么美的事情?真这样,为什么大家没有争着抢着去献血?”持有这种怀疑的人不在少数。由于始终觉得献血多多少少会有“副作用”,所以一旦有人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害处”,很容易被相信。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升级献血宣传的版本。不仅要告诉大家一个结论,而且要答疑解惑,让人们知晓得越详细,怀疑自然就越少。

  其二,无偿献血却要有偿用血,这点让不少潜在献血者却步。虽然血站解释得很清楚,输血收的不是血液价格,而是血液处理和保管费用。不过仍有不少人觉得收费过高,这使得无偿献血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既然献血者做出了个人牺牲,财政其实也可以在病人用血时给予一定补贴,让病人及其家属更能体验到救命血来自他人无偿奉献,而不是自己购买的。这样有助于促进更多的人自愿献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其三,献血仅靠爱心是不够的。我的熟人中,经常献血者不少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和大型国企职工。他们无偿献血之后,单位会给予一定的休假,货币补贴也不菲。相形之下,私企基本上都把献血当成个人行为,不仅什么补贴都没有,恐怕请一天事假休息一下,都会让老板不高兴。爱心是需要得到鼓励、认同的,对于大多数普通人,你无私付出,周围人却很冷漠,爱心多半难以持之以恒。

  我们的社会,不缺少个人献血100多次的榜样,然而却无法靠榜样的力量解决血荒难题。可见献血并非个人行为,它需要有一系列的配套工作,需要营造出“我要献血”的社会环境。

  多点关怀和温暖

  徐亚斌(教师)

  我先后三次献血,每一次献血都谈不上“自愿”,也绝不是“被迫”,却给我留下了温暖,也让我感到自豪。

  第一次献血还是在大学时代。记得班级团支书把我们召集在一起,说明了情况,当即就有多人报名。那时也没有什么物质补贴,但精神层面的关怀让人难忘。从报名、体检到正式献血,三次出红榜公布。抽血那天,食堂专门为我们准备了营养早餐,学校还派专车,由领导带队去血站抽血,系主任还到寝室来看望,班主任指定同学为我们整理听课笔记,校领导指示食堂每顿为我们提供一个营养菜。其实,所谓营养菜,只是再普通不过的番茄猪肝汤,但心里觉得很温暖。

  工作以后,我又两次献血,情形和大学时代差不多。部门领导把问题放在桌面上,通报本部门的献血“任务”以及历年参加献血的人员情况,然后征求报名。那时单位献血工作做得很细,既善于营造氛围,也充满着人文关怀。报名刚结束,光荣榜已经张贴出来。献血者还可以享受单位给的一周公假,工会还要带上营养品到家里慰问。所有这一切,让人由衷地感到:献血是光荣的。

  说这些话,是希望有关部门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我坚持认为,“血荒”的原因不在人心,而在于管理,是公共管理缺失所致——譬如,《义务献血法》明文规定,义务献血者在必要时享有优先用血的权利,但许多地方没能很好执行,在操作上设置种种关卡让人却步。另外,献血者用不到血,用血者不献血,也伤害了献血者的热情。社会要给献血者多一些人文关怀,造成“献血光荣”的社会氛围。

  释疑要有针对性

  哈尼(策划)

  献血究竟有没有危害,真搞不清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明星和领导人公开作秀,劝说人人献血,也有很多朋友家人告诉你,他或她献血后近视加深、虚胖明显、头晕力乏。

  有很多人乐意无偿献血。比如RH阴性血型俱乐部的成员们,每当媒体上报道某个RH阴性血型患者急需输血的消息,就会有很多热心人捋袖相助,他们明白,只有守望相助,才能维持这个特殊族群中每个人包括他们自己的生存繁衍。还有大量的农民工兄弟,铁路上海站南广场等来沪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方,便是流动采血车最有收获的地方。

  也有很多人乐意“被献血”,为了献血后得到的种种待遇。我看宽带山论坛上,还有很多人会讨论比较不同单位对献血员工发放的补贴金额和休假时间,最少的是1天休假加500元补贴,最多的是5000元加两周假期,普遍行情是两三千元加一周休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少普通白领特别是房贷车贷压力大的年轻人,觉得这笔补贴挺可观,会积极献血。不过,也有不少人有顾虑,不甘心放弃补贴,又怕真的有什么大危害。所以,要先上网求教,看看别人献血后身体究竟有没有不良反应。

  因为血压偏低,所以我没献过血,没有切身感受,看了大家的讨论后我总结出一条:献血可能真的没什么大不了,关键在于身体底子好不好。

  在论坛里,不少大学生都说自己献了N次,除了针眼附近出现淤血青紫,睡个觉就啥感觉也没有了。所以,尽管学校只给200元补贴和一袋面包、一袋牛奶,学生们仍然普遍很乐意。还有帖子说,因为自己献了血,RP(人品)好,所以两次献血后英语专业八级和专业四级考试都顺利通过。但工作了几年的白领,就明显后遗症较多,有人说有感冒、发胖、乏力等反应,是不是心理因素也说不清。很明显,年纪大了,身体差了,思虑也多了。

  网上还有人说,未生育的男性别献血,否则会对生育有影响。看了这帖子我心里嘀咕,先生在大学里献了一次血,跟我结婚后又献了两次血,而我们最近正打算造人,不过两三个月了还没有成果。不会是因为这三次献血吧——尽管觉得可信度极小,但也不能完全放心。

  所以我觉得,有针对性地释疑是非常有必要的。献血无害,但现在的解释却不能完全打消人们的顾虑。如果真有令人十分信服的宣传,那么,单位补贴和指标就都不需要了。

  我们一家都献过血

  周小平(咨询)

  我和老公都献过血,家里有好几张献血证。后来听说有献血证,家里人生病可以优先用血,我赶紧回家翻,只找到一张,是老公的。他19岁当兵以及后来上大学都献过血。他说年轻小伙子,没觉得有啥不良反应,睡一觉第二天又去打篮球了。

  我是上大二献血的,那会儿每年各班都有献血指标,40多个人2个名额,我是班长,必须以身作则。印象特别深的第一次献血挺紧张,医生说我血管不好找,我也不敢看了。医生让我来回攥拳,大概是促进血液流通,我一看到针管有毛衣针那么粗,心里有点害怕。好在一切顺利,好像献了400CC,不小的一袋子呢,挺有成就感。献完血,没啥不舒服,学校给30元让吃小灶,还可以休息两周。我同学被她妈妈接回家,天天炒肝、炖肝,大补一番。我就在学校大吃大喝,肉、鱼,煮鸡蛋一次俩,最幸福的是堂而皇之地混在宿舍不上课,窝在床上看小说。我休息,人家照常上课,两周后刚上课就赶上古典文学考试,好几道题没见过。那次我得了64分,差点不及格,吓出一身冷汗。

  工作后,单位有献血指标,每次都有年轻人报名,总能完成。单位适当给些补助,也允许休息。几年前献血指标取消了,改成自愿献血了,在一些繁华的街边能看到采血车,感觉献血的人不是很多。

  女儿高中时我们一起逛街,在路口看到一辆采血车,她立刻说要去献血,我说她年龄不够,再等几年就可以了。因为这件事我有点吃惊,更多的是高兴,觉得她长大懂事了,后来她上大学参加了献血活动。

  至于社会无偿献血,这事往大了说,是一种公益,跟捐献器官一样。记得媒体报道戴安娜王妃车祸去世后不久就做了器官移植,因为她生前签过相关协议,这在英国是很普通的事。往小了说,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谁也不敢保证一辈子没点磕磕碰碰的事。

  我觉得,要加强“一人有难大家帮”的宣传,同时措施要到位,仅依靠街头采血不够。可以考虑把采血车开到大学、公司、企业集中的区域,相信年轻人很愿意参与这项公益活动,毕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了。

  献血“偿还”不易

  小艾(文员)

  我没献过血。当年念大学的时候,学校里组织同学们去献血,大家捋袖上前,我也很积极地报名了,结果因为体重不够,被刷下来了。当时就恨我那塑料板身体啊。工作后,长胖点了,但没人组织献血了,也就懒得去了。

  “血荒”现象出现的一个原因,是手术量的增加。近年我国临床用血量以10%-15%的速度快速增长,献血量跟不上。医学专家总是说,献血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献血的人不多。世界高收入国家的献血率达到4.54%,中等收入国家也有1.01%,而我们国家平均献血率仅为0.84%。

  在中国,大学生和农民工是献血队伍里的主力军。闹血荒的时候,总见医生、大学生捋袖救场。这次卫生部长陈竺带头捋袖,但除了卫生系统,很少看到其他部门的官员捋袖了。

  献血是无偿的,献血者本人或亲属需要用血时,是可以偿还的。国家希望通过用血偿还机制鼓励献血。但献过血后,却发现偿还并非易事。

  我父亲前两年大出血,抢救的时候输了很多血。我弟弟是献过血的,当时也想偿还一下。一问,已经过期了。有效期是“献血之日起5年内”。而且他是在北京献的,我父亲是在上海看的病。就算不过期,要得到偿还也很不容易,里面的程序复杂。如果都能弄成功的话,也就是“免费享用其献血量等量的血液量”,献了200毫升,也就退200毫升的钱,但要得到这钱需从上海到北京来回折腾。

  不久前,央视采访了一对曾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夫妇。他们前段时间双双遭受意外,在治疗过程中输了血。他们到血站报销用血偿还款。丈夫报销了440元,虽然在血站只用了20分钟就拿到了这笔钱,但他还是觉得麻烦。他说,如果当时在医院直接从费用里面划去就好了。跑一趟血站,来回打的还花了40元钱。妻子是在外地献的血,要想拿到那笔钱,复杂了。

  献血是无偿的,用血是要钱的。虽然相关部门一再说,这钱是花在“装血用的特殊袋子、血液检测、冷链储运”等等方面,血站是不赚钱的。但说来说去就这几句话,有谁耐心细致地给公众算清这笔账呢。


 ·  如何安全献血
 ·  乙肝小三阳患者能给人献血吗
 ·  宁波规定献血48小时内出意外最高可获赔23万元
 ·  10年累计献血12000毫升 “异地”优惠用血却受阻
 ·  采血淡季可能提前到来 血液中心呼吁冬季献血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