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动态 >> 正文

深秋皮肤干燥怎么办


日期: 2010 - 11 - 02   作者:   来源: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什么样的皮肤算干燥?你的皮肤进入干燥危险期了吗?

  什么样的皮肤算干燥?你的皮肤进入干燥危险期了吗?

  做个小测试,看看自己的皮肤算进入“干燥危险期”了吗?

  自测:你的皮肤进入干燥危险期了吗

  (1)整张脸感到紧绷。

  (2)用手掌轻触时,没有湿润感。

  (3)身体其他部分的皮肤呈现出干巴巴的状态。

  (4)有的部位有干燥脱皮现象。

  (5)洗澡过后有发痒的感觉。

  如果你有上面5项中的3项,就说明你的皮肤已经在给你敲警钟了,你要尽早采取措施应对了。

  初皮肤干燥的4大诱因

  这个季节的皮肤干燥和秋冬季的皮肤干燥、瘙痒不太一样,只要避开让皮肤干燥的几个因素,肌肤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水嫩。

  干燥诱因一:冷气

  虽然立秋了,但艳阳高照时的气温一点也不比夏天时低。空调的冷风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干燥,而外界湿度没有夏天那么大,皮肤的一部分水分就会被夺走,如果置之不理,很容易出现细小的皱纹。

  干燥诱因二:紫外线

  随着天气晴朗起来,日照中的紫外线没有厚厚的云层遮挡,也会来找皮肤的麻烦。

  干燥诱因三:过度洗浴

  夏季温度高,人们都喜欢一天洗一两个澡,有的人甚至更多。气候变化后,皮肤分泌的汗液和油脂会逐渐减少,洗澡次数过多容易把自动脱落的角质层和汗液混合的皮垢洗掉,减少了这些物质对皮肤的保护,细胞内的水分更容易蒸发,皮肤出现干燥现象。

  干燥诱因四:夏季保养品

  夏天用的保养品强调的都是清爽,可这些保养品到夏末秋初就有点“不合时宜”了,保湿、锁水的能力明显达不到要求,所以最好开始使用一些保湿护肤品,减少水分的散失。

  揭秘三大干燥真凶!

  有秋冬季节气候做诱因,我们的机体又是如何发生着改变呢?有没有细腻水灵的皮肤关键在于皮肤中的含水量。皮肤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等几部分。表皮的最外侧有一层角质层,表面的皮脂膜起到防止肌肤水分流失的作用。角质层内部还有一种细胞间脂质,维持肌肤内的水分。当肌肤的新陈代谢变得迟缓时,皮脂膜产生的皮脂就会慢慢减少,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外界刺激,水分流失,就形成了干燥。

  干燥真凶{1}:角质层缺水

  空气中的水分减少,皮肤角质层中的水分也损失较快。

  干燥真凶{2}: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动的速度也会减缓,带给皮肤表层的水分自然就会减少。

  干燥真凶{3}:皮脂膜生成速度减慢

  皮脂膜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皮肤天然保护膜。它是由皮脂腺分泌出的油脂以及部分剥落的角质等混合形成的一层膜。皮脂分泌减少,就不能形成足够的皮脂膜来保存肌肤中的水分。

  从头到脚养出水美人

  面部保湿按摩很重要

  秋天来临,脸部皮肤绷、干燥、红肿、干纹这些肌肤大敌不断涌现,对面部肌肤进行补水保湿,是抵抗这些敌人绝对好使的“金钟罩”,也是女人的头等大事。

  更换洁面品:正确的保湿观念是由内层到外层,层层照顾。最基础的应从清洁开始。夏天女人喜欢用清洁力强、去油力强的洁面产品,但到了秋天,这样的“强力”洁面产品可就要让你的肌肤受苦了——它会让你的肌肤迅速脱皮!所以,聪明的女人应该先给自己换一款性质温和的洁面乳。

  更换护肤品:应根据皮肤的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护肤品。一般中性和油性皮肤宜选择无油质的护肤品,如奶液、护肤霜类;干性皮肤宜选择含油性的护肤品,如营养霜、护肤蜜类。

  面部按摩非常重要: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防止皮肤衰老,在深秋时节最值得提倡,但是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才行。

  按摩手法:遵循“晨直”、“夜曲”原则——早晨按摩应由下而上轻轻地做直线运动,因为清晨人的肌肉还处于休息状态,没有必要做大范围的用力按摩。

  到了晚上,按摩的目的是消除白天所产生的肌肉疲劳,所以需要顺着肌肉的走向,做曲线按摩,尽量大范围、高效率地刺激肌肉。

  若想急救,可用应急措施:如果皮肤过于干燥,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拯救肌肤——入睡前先用热毛巾敷一下肌肤,帮助肌肤的毛孔张开,5分钟之后,在干燥的地方涂上保湿面膜,15分钟后再洗去,再涂上一层薄薄的保湿精华液,精华液的护肤效果可以直达细胞底部,最后涂上保湿的面霜来促进精华素的吸收。一觉醒来的时候,你的肌肤便会感受到难得的滋润。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