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专科导医 >> 肿瘤 >> 热点 >> 正文

输卵管良性肿瘤及病理


日期: 2016 - 02 - 17   作者:   来源: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输卵管平滑肌瘤较少见,其发生和来源同子宫平滑肌瘤,亦可以发生退行性变,平滑肌瘤可发生在输卵管任何部位,较小,单个、实性、表面光滑;临床上常无症状,偶尔肌瘤较大时,可压迫输卵管腔而致不育及输卵管妊娠,也可引起输卵管扭转而发生腹痛。

  输卵管良性肿瘤极为少见,迄今文献报道的输卵管良性肿瘤仅300例,而且多为小数量病例报道或仅是个案报道,故很难确切估计输卵管良性肿瘤的发病率。

  输卵管原发性良性肿瘤来源于副中肾管或中肾管。根据米勒氏细胞类型大致可分为:①上皮细胞瘤:腺瘤样瘤、乳头状瘤、息肉;②内皮细胞瘤:血管瘤、淋巴管瘤、包涵囊肿;③中胚叶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软骨瘤、骨瘤;④畸胎样瘤:畸胎瘤、甲状腺肿。其中以输卵管腺样瘤与乳头状瘤较为常见,其次为平滑肌瘤、畸胎瘤。

  输卵管良性肿瘤常无临床症状,故很少在术前作出诊断。最后诊断取决于病理组织检查。

  治疗方法为输卵管切除术。预后好。

  (一)输卵管腺样瘤

  输卵管腺样瘤为最常见的一种输卵管良性肿瘤,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80%以上患者伴有子宫肌瘤,未见恶变。其组织来源尚有争议,认为是间皮、淋巴管内皮或血管内皮来源等,最近通过电镜研究,支持肿瘤由间皮来源的说法。

  肿瘤直径一般l~3cm,位于输卵管浆膜下,无完整包膜,但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实性,切面呈灰白色或灰色。

  临缶床上多无症状,往往在伴发其他疾病如子宫肌瘤、慢性输卵管炎时才发现。治疗为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预后良好。

  (二)输卵管乳头状瘤

  输卵管乳头状瘤来源于输卵管上皮,一般生长在输卵管粘膜并向输卵管腔突出,呈疣状或菜花样,直径为1-2cm(图7一1)。常发生在生育年龄妇女,与输卵管积水并发率较高,偶尔亦与输卵管结核或淋病并存。早期无症状,因患者常常合并输卵管周围炎,故患者可主诉不孕、腹痛及月经过多等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逐渐出现阴道排液,合并感染时,呈脓性。管内液也可流向腹腔形成腹水,盆腔检查可触及肿块。少数可发生恶变而成乳头状癌。

  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如果有恶变,按输卵管癌处理。

  (三)输卵管囊性及实性畸胎瘤

  输卵管囊性及实性畸胎瘤极为少见,至今国外报道45例,国内报道仅1例。一般为单侧病变,双侧较少见,大部分肿瘤生长在输卵管峡部或壶腹部,呈囊性病变,亦有少数是实性病变。肿瘤大小为0·7~20cm。发病年龄一般在21—60岁。常见症状为下腹部疼痛、痛经、月经不规则及绝经后出血,由于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或无症状,术前往往不能发现。

  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

  (四)输卵管平滑肌瘤

  输卵管平滑肌瘤较少见,其发生和来源同子宫平滑肌瘤,亦可以发生退行性变,平滑肌瘤可发生在输卵管任何部位,较小,单个、实性、表面光滑;临床上常无症状,偶尔肌瘤较大时,可压迫输卵管腔而致不育及输卵管妊娠,也可引起输卵管扭转而发生腹痛。

  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

  (五)输卵管血管瘤

  输卵管血管瘤罕见,至今仅报道7例。输卵管血管瘤位于浆膜下肌层内,分界不清,可见很多不规则小血管间隙,血管被疏松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纤维分隔。临床无症状,血管破裂时,可出现腹痛。

  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