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门诊中常常遇到甲状腺癌术后的病人,既有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也有40岁左右的青壮年,偶尔也有60多岁的老年人。有些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有些患者反而在术后出现了过去没有的症状,如乏力、怕冷、汗出异常,关节疼痛,肌肉瞤动,失眠等等,给心理带来沉重的负担。
甲状腺癌一半以上为乳头状癌,多发生于年青人,女性多于男性,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主要为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后,生存期长,愈后较佳。早期发现和早期手术是本病获得有效治疗希望的关键。由于绝大多数的甲状腺癌都发生在青壮年,因此,多数患者在术后1个月左右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但躯体症状和“癌”的负担成为困扰患者的主要痛苦。
中医认为,甲状腺癌的发生与情志内伤、饮食失调、水土失宜以及体质因素密切相关。属中医学“瘿瘤”的范畴,古人谓之“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忧瘿”五瘿:坚硬不移者,名曰石瘿(与甲状腺癌相似);皮色不变,即名肉瘿;盘脉露结者,名盘瘿;赤脉交替者,名血瘿;随忧愁消长变化者,名气瘿。从病机上看,气滞、痰凝、血瘀是本病形成的基本病理,部分病人表现为痰气郁结,日久则郁而化火。本病早期以实证居多,病久耗伤气血阴精,病常由实转虚,其中尤以阴虚、气虚为多见,以致成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之虚实夹杂证。甲状腺癌术后的患者早期往往表现为肾阳亏虚或肾阴不足,如畏寒肢冷、乏力、尿频、自汗盗汗、口干、心悸、不寐、多梦易醒、腰膝酸软、便溏等症状,日久可出现肝肾不足,筋脉失养的临床表现如头晕健忘、肌肉瞤动、腿软转筋、视物不清等。因此,中医辨证治疗对于祛除病邪,调整脏腑失衡和改善术后症状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我们在中医肿瘤临床治疗中体会,甲状腺癌术后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的方法能更好地促进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巩固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